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耳朵中耳炎怎么治疗

耳朵中耳炎怎么治疗

2025年10月09日 14:51:22
病情描述:

耳朵中耳炎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 王涛
    王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中耳炎分急性、分泌性、慢性三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全身治疗用抗生素抗感染、对症退热止痛,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用苯酚甘油滴耳液,穿孔后先清洗再用抗生素滴耳液;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用减充血剂改善通气、咽鼓管吹张等促积液排出、治原发病,保守无效可手术;慢性单纯型注意清洁干燥、用滴耳液、增强抵抗力,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多需手术清除病灶等。

    一、急性中耳炎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抗感染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儿童患者,若考虑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是杀灭细菌,控制感染,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给药途径,一般口服或静脉给药。

    2.对症治疗:若患者有发热、疼痛等症状,可进行退热、止痛等对症处理。对于发热患者,体温较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以缓解不适症状,保障患者舒适度,尤其要关注儿童患者的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等情况发生。

    (二)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使用苯酚甘油滴耳液等药物,有消炎止痛作用,但当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因为苯酚甘油对鼓膜有腐蚀作用。

    2.鼓膜穿孔后: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以控制中耳炎症。

    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一)保守治疗

    1.改善中耳通气:可使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

    2.促进中耳积液排出:可采用咽鼓管吹张法,如捏鼻鼓气法等,但儿童操作可能不太配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咽鼓管导管吹张等治疗。同时,可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黏液促排剂,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3.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控制过敏症状,减少鼻黏膜水肿,从而改善咽鼓管功能。

    (二)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置管术等。鼓膜穿刺术是用穿刺针抽取中耳积液;鼓膜切开术是切开鼓膜排出积液;鼓膜切开置管术则是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以保持中耳通气引流,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的患者,儿童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三、慢性中耳炎治疗

    (一)单纯型慢性中耳炎

    1.局部治疗:平时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发作时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控制感染。

    2.增强抵抗力:患者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慢性中耳炎发作,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更要注意保暖、增强营养等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

    这两种类型的慢性中耳炎多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等。骨疡型中耳炎可能会有肉芽组织增生等情况,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胆脂瘤会破坏周围骨质,有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风险,所以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儿童患者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材料。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