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是怎么得的问
细菌性肺炎是怎么得的
-
细菌性肺炎发病受病原体入侵、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可经空气吸入或血行传播入侵;宿主方面儿童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易患病,基础疾病、生活方式也有影响;环境中拥挤通风差的居住环境及特定季节会增加发病风险。
一、病原体入侵是关键原因
常见病原体种类:细菌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引起。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中较为常见的病原体,在健康人群的上呼吸道中可能携带该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肺炎。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侵袭;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衰退,也是细菌性肺炎的高发人群之一。
病原体入侵途径:
空气吸入:含有细菌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当人吸入这些飞沫后,细菌可到达肺部。比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等,空气中可能存在较多携带细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就有感染风险。
血行传播: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肺炎。例如皮肤感染、骨髓炎等病灶中的细菌,可随着血流到达肺部,从而引发细菌性肺炎。这种情况在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像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血行传播导致细菌性肺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二、宿主因素影响发病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细菌的清除能力较差。比如婴幼儿,其气管和支气管较窄,黏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较弱,不利于将细菌排出体外,所以更容易患细菌性肺炎。而且儿童的生活环境如果比较拥挤,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多,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下降,同时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细菌容易在肺部定植引发肺炎。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的患者,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受损,容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肺部淤血,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此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机体的免疫监视和防御功能降低,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引发肺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患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的人,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当细菌入侵时,难以有效抵御。
三、环境因素的作用
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会增加空气中细菌的浓度,使人更容易接触到致病菌。例如在一些集体宿舍中,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若有同学患有细菌性肺炎,就容易在宿舍内传播细菌,导致其他人感染。
季节因素:某些细菌在特定季节更为活跃,从而影响细菌性肺炎的发病。比如在寒冷季节,人体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防御功能降低,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更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冬季人们室内活动增多,空气不流通,也增加了细菌传播的机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