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血压下降怎么回事问
喝酒后血压下降怎么回事
-
酒精对血压有多方面影响,通过血管扩张、影响心脏功能、干扰神经调节、引起血容量变化等使血压下降,不同人群情况不同,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青少年饮酒后血压变化各有特点及影响,需关注相关情况。
一、血管扩张作用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是外周血管。当外周血管扩张时,血管的阻力减小,血液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饮酒后外周血管阻力会明显降低,这是导致血压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个体对酒精引起血管扩张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平时饮酒较少的人可能对酒精引起的血管扩张更为敏感,血压下降的幅度相对更大。
二、心脏功能影响
酒精对心脏也有一定影响。它可能会抑制心肌的收缩力,使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减少,那么输送到外周血管的血液量也会相应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另外,酒精还可能影响心脏的节律,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间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一步导致血压波动下降。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就存在心肌收缩力较弱或心律失常倾向的人,饮酒后心脏功能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血压下降的风险也相对更高。
三、神经调节因素
酒精会干扰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来调节血压,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副交感神经兴奋则相反。饮酒后,酒精可能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同时刺激副交感神经,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使得血管舒张,心率减慢,血压随之下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神经调节的敏感度不同,老年人的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饮酒后更容易出现因神经调节失衡导致的血压下降。例如,老年人群饮酒后,由于神经调节功能减退,血压下降可能更为明显且持久。
四、血容量变化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饮酒后会使肾脏的排尿量增加,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容量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容量减少时,心脏泵出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降低,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对于一些本身血容量相对不足的人群,如脱水状态下饮酒的人,饮酒后血容量减少更加明显,血压下降的情况可能会更突出。同时,不同性别对血容量变化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女性的血容量相对男性较少,饮酒后血容量减少对血压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五、特殊人群情况
高血压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饮酒后血压下降需要特别关注。虽然短时间内血压下降可能让患者感觉舒适,但长期来看,饮酒导致的血压波动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而且,酒精对血压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会掩盖一些真实的病情变化。例如,高血压患者饮酒后血压先降后升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种波动比单纯的血压下降更不利于血管和心脏等靶器官的保护。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酒精的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下降。饮酒后更容易出现血压大幅波动下降的情况,而且老年人一旦血压下降,可能恢复较慢,还可能引发头晕、跌倒等不良事件。所以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过量饮酒,如需饮酒,应严格控制量,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青少年: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阶段,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饮酒后血压下降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调节,长期饮酒还可能埋下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因此青少年绝对不应饮酒。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