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室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

室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09日 19:20:01
病情描述:

室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室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连续3个及以上异位心搏组成的心动过速,病因包括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且有特定心电图特征,诊断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分急性发作期和预防复发,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处理。

    病因方面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能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像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形成异常的电活动,从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在年龄上,中老年人群由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相对更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有基础心脏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些健康人也可能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比如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过量)、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对于电解质紊乱,长期节食、腹泻等原因可能导致钾、镁等电解质丢失,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稳定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过度疲劳等也可能是诱因。

    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有心悸、胸闷等不适,而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可导致低血压、晕厥、休克甚至猝死。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精神萎靡等,成人则更易察觉心悸等明显不适。如果是因电解质紊乱等可逆因素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在纠正电解质等因素后症状可能缓解;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上表现为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钟,节律基本规则或略有不齐,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并且有相关的房室分离等特征性表现。

    诊断方法方面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依据,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室率、QRS波群形态等特征,从而判断是否为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其类型等。

    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对于间歇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记录心脏电活动,有助于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明确诊断。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来发现间歇发作的情况,而成人相对可能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捕捉到。

    心脏电生理检查: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或者需要进一步评估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等情况时,可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该检查可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明确其起源部位等,为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治疗方面

    急性发作期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出现晕厥、低血压等),需要立即进行电复律治疗。而对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等。在儿科患者中,电复律需要谨慎操作,要根据患儿的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等,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预防复发治疗: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治疗冠心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但在儿童和一些特殊人群中使用时要严格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律失常,不同人群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都有其特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