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高血压分几期

高血压分几期

2025年10月09日 15:26:34
病情描述:

高血压分几期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高血压可按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再细分为1级、2级、3级),还可按病程及器官损害程度分为第一期(血压达确诊水平,无心脑肾并发症)、第二期(血压达确诊水平,伴左心室扩大、眼底动脉狭窄等一项)、第三期(血压达确诊水平,伴脑出血等一项严重并发症)。

    一、按血压水平分类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此类人群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心血管风险相对较低,各年龄段人群若能保持此血压水平,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降低未来患高血压相关疾病的风险。

    2.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此阶段血压已高于正常范围,处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状态,不同年龄人群均需密切关注生活方式,如对于年轻人群,若不及时干预,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发展为高血压;中年人群若处于此阶段,需警惕血压进一步升高,因为长期处于正常高值血压可能会对血管内皮等造成慢性损伤,增加未来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几率。

    3.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又可分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1级高血压患者相对来说心血管风险较2级、3级低,但也需要开始积极干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适度运动等;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较高,需要更积极的医疗干预来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过程中需更平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按病程及器官损害程度分期(旧的分期方法)

    1.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此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但血管已经开始有一些轻微的功能性改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年轻患者可能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就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老年患者也需要开始规范生活方式,为后续可能的病情发展做好基础管理。

    2.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此阶段患者的心脏、眼底、肾脏等器官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器质性改变,但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在治疗上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使用降压药物,并且要密切监测器官损害的进展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器官储备功能不同,例如年轻患者器官储备功能相对较好,在治疗反应上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3.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此阶段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已经出现了高血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抢救和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在面对这些严重并发症时,预后和治疗反应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耐受能力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