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悸、心慌怎么办问
突然心悸、心慌怎么办
-
心悸、心慌可能由生理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和病理性(心脏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生理性可休息调整、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病理性需及时就医,儿童、老年及特殊病史人群出现心悸、心慌有各自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出现突然心悸、心慌要依情况采取对应措施,生理性可缓解,病理性需就医明确诊断治疗,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明确心悸、心慌的可能原因
心悸、心慌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性原因包括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病理性原因则有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冠心病、心肌病等;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导致,像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二、针对不同情况的应对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时的应对
休息调整:如果是因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引起,首先要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活动,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坐下或躺下休息。一般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心悸、心慌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例如,进行剧烈运动后出现心悸心慌,停止运动后休息10-15分钟,多数人症状可减轻。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继续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如果是因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慢慢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重复几次,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心悸心慌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时的应对
及时就医:当心悸、心慌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黑矇等情况时,提示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前往医院的途中,要尽量保持平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加重病情。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等,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若是心律失常引起,可能会根据具体类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会针对甲亢进行治疗等。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出现心悸、心慌时,家长要格外注意。首先要询问儿童近期是否有感染病史、是否有过度活动等情况。儿童心悸心慌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有关,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等检查。在等待就医过程中,要让儿童安静平卧,避免儿童哭闹、剧烈活动,保持环境安静。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出现心悸、心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人应尽量记录心悸、心慌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等情况,在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同时,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自行随意服用药物,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心悸心慌症状或与其他疾病用药产生相互作用。在活动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因体位变化等导致心悸心慌加重。
(三)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等,出现心悸、心慌时更要重视。有心脏病病史的人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当出现心悸、心慌时,要回忆近期服药情况等。如果是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出现心悸、心慌,要考虑起搏器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起搏器情况。
总之,当出现突然心悸、心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可通过休息等缓解,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相应的注意事项。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