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种类是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种类是什么

2025年10月09日 14:53:52
病情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种类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周晓阳
    周晓阳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包括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和心脏移植术。姑息性手术旨在改善血流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如体-肺分流术;根治性手术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或封堵术,分别针对相应病症;心脏移植术适用于严重终末期且药物无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但面临供体等问题。

    一、姑息性手术

    1.主要目的:通过改善体循环或肺循环血流,为后续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适用于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尤其是暂不具备完全根治条件的情况。例如对于一些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患儿,可先进行体-肺分流术,增加肺血流量,促进肺血管发育。

    2.常见术式

    体-肺分流术:包括经典的Blalock-Taussig分流术,是将锁骨下动脉与肺动脉进行端-侧吻合,使体循环的血液分流至肺循环,增加肺血流量。这种手术适用于肺动脉发育较差的患儿,通过增加肺血流,改善缺氧状况,一般年龄较小的患儿也可考虑,但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肺动脉发育等情况综合评估。对于新生儿或小婴儿,可能会选择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创伤相对较小,对患儿的影响相对较轻。

    二、根治性手术

    1.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单纯房间隔缺损的患儿,根据房间隔缺损的类型(继发孔型、原发孔型等)选择不同的修补方式。对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可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的方法。手术通过修补房间隔的缺损,恢复正常的心脏左右心之间的血流动力学,一般年龄较大的儿童(如3岁以上)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考虑该手术,但需要评估心脏功能等情况。对于新生儿期发现的房间隔缺损,如果缺损较大,影响心脏功能,可能需要早期进行手术。

    2.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适用情况:针对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根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膜周部、肌部等)和大小选择手术方式。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可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手术的目的是关闭室间隔的缺损,消除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对于婴儿期的室间隔缺损,如果缺损较大,导致心力衰竭等情况,可能需要早期手术;对于较大儿童的室间隔缺损,也需要根据心脏功能等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手术。一般来说,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如果存在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增多、心脏扩大等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3.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或封堵术

    适用情况: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可采用结扎术,通过结扎动脉导管,阻断主动脉向肺动脉的异常分流;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儿,可采用封堵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动脉导管处进行封堵。该手术适用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新生儿期如果动脉导管未闭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等情况,也可考虑手术;对于儿童期的动脉导管未闭,一般根据导管的大小、患儿的症状等情况选择结扎术或封堵术。封堵术相对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需要评估患儿的年龄、导管的形态等是否适合介入治疗。

    三、心脏移植术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无法通过上述手术根治的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患儿,如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心脏移植术。心脏移植术适用于年龄较大(一般需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的患儿,但心脏移植面临供体短缺、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在考虑心脏移植时,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脏功能、全身状况等,并且术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预防排斥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