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问
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
小儿心肌炎需综合多方面诊断,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表现为乏力等典型症状,体格检查有心率异常、心音改变等,实验室检查可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异常、能检测到病毒,心电图有心律失常等改变,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要综合多方面结果诊断并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临床症状与病史
1.前驱感染史: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即“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小儿心肌炎患者中病毒感染前驱症状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病毒首先侵袭呼吸道或消化道,然后累及心肌。
2.典型症状:患儿可能出现乏力、活动受限、心悸、胸痛等症状,婴儿还可表现为拒食、发绀、四肢凉等。乏力是由于心肌受损,心脏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氧不足;活动受限是因为患儿体力不支;心悸是心脏节律或收缩功能异常的主观感受。
二、体格检查
1.心率异常:心率可增快、减慢或心律不齐。心率增快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但也是心肌受损后心脏功能失调的表现;心律不齐则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
2.心音改变:心音低钝,严重者可出现奔马律。心音低钝是心肌收缩力减弱的体现,奔马律的出现往往提示心肌有较严重的损害。
3.心脏扩大:病情较重时可触及心脏扩大,这是因为心肌病变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心脏代偿性扩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CK-MB主要来自心肌,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cTnI或cTnT是心肌细胞特有的结构蛋白,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炎症指标: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等炎症反应表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CRP和ESR增快也是炎症活动的指标,因为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心肌炎症时会出现这些炎症指标的变化。
2.病原学检查
病毒学检测:可从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出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核酸。通过病毒学检测可以明确病因,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是引起小儿心肌炎常见的病毒。
四、心电图检查
1.心律失常:可见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小儿心肌炎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反映了心肌受损的不同部位和程度。
2.ST-T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ST-T改变是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提示心肌细胞存在电活动和代谢的异常。
五、超声心动图检查
1.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可发现心室壁运动异常、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等。心室壁运动异常是心肌收缩力不均匀的表现,心室扩大是心脏代偿的结果,心功能减退则直接反映了心肌病变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小儿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对于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同时出现上述相应表现的患儿,要高度怀疑心肌炎,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小儿的心肌对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反应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且小儿在表达症状等方面不如成人准确,所以需要更细致地从多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