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小儿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09日 20:46:19
病情描述:

小儿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靳亚非
    靳亚非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生活方式(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可由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引起。

    一、原发性高血压

    (一)遗传因素

    约60%的小儿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若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多个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有关,这些基因涉及血压调节的多个环节,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基因等。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

    高盐饮食是重要因素,小儿长期摄入过多钠盐会使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例如,有研究表明,每日钠盐摄入量超过3g的儿童,患高血压的概率较低盐摄入儿童明显增加。

    高脂饮食也与小儿高血压相关,过多的脂肪摄入可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小儿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儿童体内脂肪细胞增多,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这些脂肪因子的异常分泌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血管功能,进而影响血压。

    2.缺乏运动

    现代儿童户外活动减少,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率降低,脂肪堆积,体重增加,同时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血管弹性降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三)肥胖

    肥胖是小儿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高血压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肥胖儿童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一方面,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等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另一方面,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输出量增加,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

    二、继发性高血压

    (一)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发病前多有链球菌等感染史。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同时激活RAAS,使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情迁延,长期的肾脏病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和肾性高血压。

    2.先天性肾脏疾病

    如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等。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可导致肾脏实质减少,肾脏分泌肾素增多,通过RAAS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多囊肾患儿肾脏内存在多个囊肿,压迫肾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素分泌异常和水钠潴留,进而引发高血压。

    (二)心血管疾病

    1.主动脉缩窄

    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由于主动脉局部缩窄,导致远端血流减少,近端血压升高。患儿上肢血压常明显高于下肢血压,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主动脉缩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激活了血压调节的相关机制,导致血压升高。

    (三)内分泌疾病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儿童时期相对少见,但可导致血压升高。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会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作用于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引起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患儿可出现低血钾等表现。

    2.嗜铬细胞瘤

    多起源于肾上腺髓质,肿瘤可间断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患儿可出现发作性高血压、头痛、心悸等表现,通过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等可协助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