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房颤是什么意思

房颤是什么意思

2025年10月09日 19:22:29
病情描述:

房颤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 靳亚非
    靳亚非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常见心律失常,与心房结构和电生理改变及多种因素有关,按持续时间和发作特点分类,危害包括影响心脏功能、脑循环和生活质量,靠心电图等诊断,治疗包括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抗凝依CHA2DS2-VASc评分,特殊人群需谨慎。

    房颤的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与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有关。例如,心房扩大、心肌纤维化等结构变化,以及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等电生理改变,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多种因素可诱发房颤,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脏相关疾病,另外,酗酒、长期大量摄入咖啡因、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等也可能成为诱因。

    房颤的分类

    按持续时间分类:

    阵发性房颤: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

    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

    永久性房颤: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转复后很快复发的房颤。

    按发作特点分类:包括孤立性房颤(无基础心脏疾病的房颤)等。

    房颤的危害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长期房颤可能使心脏扩大,进而引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据一些研究统计,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比无房颤者明显增加。

    对脑循环的影响:由于心房颤动时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就会导致脑栓塞(脑中风)。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比无房颤者高5-7倍。不同年龄层中,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更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易促使血栓形成与脱落。对于有房颤病史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脑栓塞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房颤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降低生活质量。

    房颤的诊断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典型的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一的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可进一步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记录到的房颤发作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另外,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房颤的治疗

    节律控制:尝试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采用药物复律(如胺碘酮等药物)或电复律等方法,但药物复律有一定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电复律需在特定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下进行。

    心室率控制:通过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来控制房颤时过快的心室率,使心室率维持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以改善症状和心功能。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血栓栓塞风险,从而决定抗凝治疗方案。评分≥2分的男性患者和≥3分的女性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对使用方便,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需要调整剂量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出血风险与血栓风险的平衡;对于孕妇等特殊情况,房颤的抗凝治疗需要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因为普通抗凝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