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爆发性心肌炎怎么办问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怎么办
-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需早期识别并紧急送医,住院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生命支持治疗,康复期要注意活动与饮食,需长期随访,治疗中要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及给予家长心理支持,以促进儿童全面康复。
一、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识别非常重要。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乏力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一旦怀疑爆发性心肌炎,需立即将患儿送往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二、住院治疗阶段
1.一般治疗
休息: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一般需要休息数周至数月,具体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而定。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做好护理,避免其过度活动。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动态评估心脏功能。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因为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更难早期察觉。
2.药物治疗
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权衡利弊,例如对于重症的爆发性心肌炎患儿,在充分评估后可能会短期使用。
改善心肌代谢:使用如磷酸肌酸钠等药物来营养心肌,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
抗心力衰竭治疗:如果出现心力衰竭,会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例如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但要注意婴幼儿使用利尿剂时的电解质平衡情况,避免出现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抗心律失常治疗:若出现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时,会及时进行处理,但药物的具体选用和剂量调整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
3.生命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当患儿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机体的氧合。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同时注意避免气压伤等并发症。
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于病情极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能需要应用ECMO来暂时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维持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氧合。但ECMO的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多学科团队进行评估和管理。
三、康复与随访
1.康复期注意事项
病情稳定后,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康复期需要家长合理安排其活动,从室内轻度活动逐渐过渡到室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受凉等。
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婴幼儿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2.长期随访
出院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一般在出院后的1-3个月内每1-2周随访一次,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随访间隔。对于儿童,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安排按时带患儿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脏后遗症等问题。例如部分患儿可能会遗留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问题,通过长期随访可以早期干预。
四、特殊人群(儿童)的重点考虑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爆发性心肌炎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药物的使用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的心理支持也很重要,要帮助儿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照顾,促进其全面康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