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2025年10月09日 09:24:57
病情描述: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黄欣
    黄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血管疾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应对。生活方式上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药物有降压、降脂、抗血小板等药物;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和心脏起搏器植入;外科手术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同治疗方式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必须戒烟。对于饮酒,应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10毫升啤酒、5毫升葡萄酒或30毫升白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问题,影响心血管健康。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常用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适合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等,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发挥降压作用,降压效果平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也适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血压控制。

    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它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卒中发生率。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如患有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对于有出血倾向、胃肠道溃疡等患者要谨慎使用。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穿刺外周血管,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植入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等药物,并且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手术耐受性,术前要评估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通过植入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维持正常的心率。对于老年患者,植入起搏器后要注意保持局部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的功能。

    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复杂的患者。通过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等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远端,绕过狭窄部位,恢复心肌供血。这种手术创伤较大,但对于一些不适合介入治疗的严重冠心病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术后要注意控制血糖,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