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怎么检查问
白带常规怎么检查
-
白带常规检查需在非经期(或特殊情况随时)做好准备,取膀胱截石位用工具采集标本送检,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清洁度和病原体检查结果判断阴道健康状况,清洁度分Ⅰ-Ⅳ度,病原体有滴虫、霉菌、细菌等,以此发现阴道健康问题供诊断治疗依据。
一、检查前准备
1.时间选择:检查白带常规通常避开月经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阴道环境相对稳定,能更准确地反映阴道的真实情况。对于处于非经期的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出现白带异常等情况,也可随时就医检查,但需向医生说明自身情况。
2.个人卫生: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因为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白带的成分,干扰检查结果。例如性生活可能会带入精液等物质,阴道灌洗会稀释白带中的有形成分等。
3.告知医生情况:如果是孕妇,要告知医生怀孕的周数等相关信息;如果有过阴道手术史等特殊病史,也需如实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判断检查结果。
二、检查步骤
1.标本采集
体位: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即仰卧位,双腿屈曲分开,放置于检查架上。这种体位便于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和标本采集。
标本获取:医生会使用无菌的窥阴器打开阴道,暴露宫颈和阴道壁,然后用无菌的棉拭子或吸管等工具采集阴道分泌物。一般是在阴道后穹窿等部位采集分泌物,采集的量要适中,通常取1-2滴即可。对于儿童患者,采集标本时需特别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可使用特殊的儿童专用采集工具,并且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安抚儿童情绪,确保采集过程顺利。
2.送检与检查
送检:采集好的标本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因为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标本中的微生物死亡或性状改变,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显微镜检查:实验室工作人员会将采集到的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首先会进行生理盐水湿片法检查,观察白带中的阴道毛滴虫、霉菌菌丝或孢子等。例如,若发现阴道毛滴虫,其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呈梨形、活动力较强的虫体;对于霉菌感染,可看到菌丝或孢子。还可能会进行革兰染色等其他染色方法进一步检查细菌等情况,通过观察白带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以及有无病原体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阴道炎症等情况。
三、检查结果解读
1.清洁度
Ⅰ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0-5个/高倍视野,视野干净,无杂菌等,提示阴道环境正常。
Ⅱ度:可见中等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10-15个/高倍视野,有少量杂菌,仍属于正常范围。
Ⅲ度:可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15-30个/高倍视野,杂菌较多,提示可能存在轻度炎症。
Ⅳ度:镜下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30个/高倍视野,大量杂菌,提示有较严重的阴道炎症。
2.病原体检查
阴道毛滴虫:如果在白带中发现阴道毛滴虫,提示存在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等,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或性生活活跃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霉菌:找到霉菌菌丝或孢子则提示有霉菌性阴道炎,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因为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细菌:通过革兰染色等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菌的情况,如细菌性阴道病时,可看到线索细胞等特征性改变,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与阴道内菌群失调有关。
总之,白带常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妇科检查项目,通过规范的检查前准备、准确的标本采集和细致的检查结果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阴道的健康问题,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