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2025年10月09日 15:51:47
病情描述: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医生回答(1)
  • 黄欣
    黄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心率多100-250次/分钟、略不规则;QRS波群增宽、畸形,时限>0.12秒,部分有继发性ST-T改变;可出现房室分离,有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胸导联有左束支阻滞型或右束支阻滞型图形,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1.心率与节律

    心率多在100-250次/分钟,节律可略不规则。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率可能因基础生理状况有所不同,但总体仍符合快速心率的特点。例如,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对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更为显著。

    成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率通常较快,而婴幼儿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率的范围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基本也呈现快速的特征。

    2.QRS波群特征

    QRS波群增宽、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这是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成人中,QRS波群的宽大畸形较为明显,而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中,由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成人有别,QRS波群增宽畸形的程度可能相对不太典型,但仍可通过心电图监测发现明显的波形改变。例如,儿童的心肌纤维较细,动作电位时程较短等因素可能影响QRS波群的形态,但只要存在室性起源,就会出现QRS波群的增宽畸形。

    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性ST-T改变,ST段与T波方向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这种ST-T改变在成人室性心动过速中较为常见,而在儿童中也可能出现,但需要结合具体的心电图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室性心动过速时的ST-T改变可能与基础疾病导致的心肌损害有关,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和疾病状态。

    3.房室分离

    可出现房室分离现象,即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波频率低于QRS波群频率。在成人室性心动过速中,房室分离较为典型,但在儿童中,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房室分离的表现可能不典型或较难辨认。例如,婴幼儿的心房率和心室率的关系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时可能不太容易清晰地观察到明显的房室分离,但通过仔细分析心电图的P波和QRS波群的关系,仍可发现潜在的房室分离迹象。

    当存在房室分离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是指偶尔心房激动下传心室,产生一个正常的QRS波群;室性融合波则是部分心房激动下传心室与室性激动同时激动心室形成的QRS波群。在成人室性心动过速中,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是有力的诊断依据,而在儿童中,这些表现也可能出现,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心电图医师进行准确识别。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的特殊性,识别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心电图分析和临床结合。

    4.特定的导联表现

    在不同的心电图导联上,室性心动过速也有特定的表现。例如,在胸导联上,室性心动过速可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型或右束支阻滞型图形。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为V1导联呈rS或QS型,V5、V6导联呈qR型;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则表现为V1导联呈rsR'型,V5、V6导联呈rS型。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这些导联表现的典型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胸导联心电图表现可能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判断。例如,儿童的胸廓较小,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波形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对左束支阻滞型或右束支阻滞型图形的准确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