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是什么问
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是什么
-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分单纯性和肥厚性等,与局部、全身及职业环境因素相关,症状有鼻塞、流涕等,无明确过敏原,病程长易复发;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有阵发性喷嚏等症状,有明确过敏原,病程中可能发展为其他过敏疾病,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情况,慢性鼻炎靠病史、鼻腔检查等诊断,过敏性鼻炎靠病史、症状及过敏原检测等诊断。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局部因素(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等)、全身因素(如贫血、糖尿病等)及职业和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等)有关,主要是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导致黏膜肿胀、腺体分泌等功能紊乱。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触发了一系列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的参与,如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鼻黏膜的过敏症状。
二、症状表现
慢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呈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可伴有少量黏液性鼻涕。白天、运动或受热时鼻塞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不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常有嗅觉减退、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鼻痒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三、过敏原方面
慢性鼻炎:一般无明确的过敏原,主要与非过敏因素相关。
过敏性鼻炎:有明确的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和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等),不同个体的过敏原可能不同,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来明确。
四、病程与预后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若能去除病因并积极治疗,症状可得到控制,但易复发。
过敏性鼻炎:若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进行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且在接触过敏原时容易复发。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
慢性鼻炎:儿童慢性鼻炎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呼吸和面部发育,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过敏性鼻炎:儿童过敏性鼻炎较为常见,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等。
老年人
慢性鼻炎:老年人慢性鼻炎可能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等有关,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老年人过敏性鼻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要关注其用药的安全性,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
六、诊断方法
慢性鼻炎: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鼻腔检查(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等表现)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鼻窦CT等检查排除鼻窦病变等情况。
过敏性鼻炎:除了病史和症状表现外,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对特定过敏原过敏以及过敏的程度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