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急性的症状问
应激性心肌病急性的症状
-
应激性心肌病有典型和不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数患者的胸痛(70%-80%急性患者有,各年龄段可发,女性多)、急性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因心泵血功能下降致肺循环淤血,有基础心肺病者更重)、心悸(可伴心律失常,过度劳累等可加重)、严重时的心力衰竭表现(如咳粉红泡沫痰等,既往有高血压者易重);不典型症状有部分患者的恶心呕吐(约10%-20%急性患者有,老年患者易误诊)、少数患者的晕厥(心泵血功能受损致脑供血不足,有脑血管基础病者风险高)、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心脏输出量减少致血压降低,老年患者及既往有低血压病史或服降压药者更需关注)。
一、典型症状
1.胸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其性质多样,可为压榨性、闷痛等,类似冠心病心绞痛,但往往程度更剧烈。研究表明,约70%-80%的应激性心肌病急性患者会有胸痛表现,且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从几十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可能与老年人基础心血管储备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性别上,女性发病相对较多,约占70%-90%,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等生理特点有关。
2.呼吸困难
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促,轻者仅在活动后稍感气促,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喘息等。这是由于心肌功能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循环淤血所致。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其基础肺功能已经受损,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会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的程度。
3.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部分患者可触及脉搏不齐等情况。心电图检查常可发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在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可能会诱发心悸症状加重,对于本身有心理应激因素存在的患者,如近期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后发病的人群,心悸可能更为明显。
4.心力衰竭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如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满布湿啰音等。这是因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导致肺循环压力急剧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肺泡所致。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佳时发生应激性心肌病,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严重表现,因为高血压会加重心脏的后负荷,心肌受损后更易引发心力衰竭。
二、不典型症状
1.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研究发现,约10%-20%的应激性心肌病急性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年龄上,老年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减退,更容易将心脏疾病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误认为是单纯的胃肠问题;在生活方式上,若患者在发病前有饱食等情况,可能会掩盖心脏疾病的表现,导致诊断延迟。
2.晕厥
少数患者可出现晕厥,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发生时患者失去意识,倒地等。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存在脑动脉硬化等情况,发生晕厥时可能会加重脑部的缺血缺氧,增加脑梗死等并发症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3.低血压
患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这是因为心脏输出量减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能力较弱,发生低血压时更易出现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情况,如脑灌注不足可导致头晕、黑矇等,肾灌注不足可影响肾功能等;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既往有低血压病史或服用过降压药物,发生应激性心肌病时低血压可能会更难纠正,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