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过程是什么问
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过程是什么
-
急性心梗需立即识别与呼救,识别其症状后拨打120。现场让患者就地休息、吸氧。转运至医院后经心电图检查,行再灌注治疗(溶栓或PCI)及药物辅助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并基础病;女性患者症状不典型需警惕;儿童患者罕见但进展快,救治要遵儿科原则。
一、立即识别与呼救
1.识别急性心梗症状:急性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且持久的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同时可能伴有胸闷、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女性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胸闷、气短等非典型胸痛症状。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高度警惕急性心梗。
2.立即呼救:一旦怀疑发生急性心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二、现场急救措施
1.让患者就地休息:应让患者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任何增加心脏负担的动作,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于年龄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要轻柔地帮助其保持舒适的体位。
2.吸氧: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立即给患者吸氧,通过吸氧可以提高患者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三、转运与医院救治
1.转运: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急救处理,然后将患者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医院内救治
心电图检查:到达医院后会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对于急性心梗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或压低等特征性改变。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如果没有禁忌证,可考虑进行溶栓治疗,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血管再通。但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窗要求,一般是发病后3-6小时内,且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是目前更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通过穿刺外周血管,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操作,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对于适合PCI的患者,应尽快进行该操作,其时间窗相对更宽,可在发病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进行,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如肝素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抗血栓、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重构等作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救治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做好心理安抚,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心理压力较大。
2.女性患者:女性急性心梗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提高警惕。在用药方面要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对药物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
3.儿童患者:儿童急性心梗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进展迅速。儿童急性心梗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川崎病等有关。在救治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并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各器官功能的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