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换牙期牙齿掉了还没长新牙怎么回事

换牙期牙齿掉了还没长新牙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09日 11:57:52
病情描述:

换牙期牙齿掉了还没长新牙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叶剑涛
    叶剑涛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儿童6-12岁换牙,过正常范围未长牙需重视,局部原因有牙龈过厚、乳牙过早脱落、恒牙胚发育异常,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因素,需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医生会据情况处理,家长要注意孩子口腔卫生、保证营养均衡并定期口腔检查。

    一、正常换牙时间范围

    正常情况下,儿童6-12岁处于换牙期,乳牙会按照一定顺序逐渐脱落,替换为恒牙。一般来说,下颌中切牙通常是最早开始替换的乳牙,大约在6-7岁时开始脱落,8-9岁左右恒牙萌出。如果孩子已经过了正常换牙的年龄范围还未长出新牙,需要引起重视。

    (一)年龄因素影响

    不同个体换牙时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如果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比如女孩12岁后、男孩13岁后对应位置仍未萌出新牙,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这是因为换牙是一个有规律的生理过程,受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也有一定的时间节点范围。

    二、局部原因

    (一)牙龈过厚

    牙龈组织过厚可能会阻碍恒牙的萌出。正常情况下,乳牙脱落后,牙龈会逐渐变薄,为恒牙萌出提供通道。如果孩子的牙龈由于慢性炎症等原因增厚,就会像一道屏障一样阻挡恒牙萌出。例如,长期的牙龈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增生变厚。这种情况在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食物残渣等容易堆积在牙龈周围,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牙龈增厚。

    (二)乳牙过早脱落

    如果乳牙因为龋齿等原因过早脱落,孩子可能会因为习惯用牙龈咀嚼,导致牙龈变得坚韧,不利于恒牙萌出。比如孩子有一颗乳牙因为严重龋坏在7岁就脱落了,但是之后没有注意口腔功能训练,长期用牙龈咀嚼较硬食物,就可能使牙龈变得厚实,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出。

    (三)恒牙胚发育异常

    恒牙胚在颌骨内的发育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新牙无法长出。例如恒牙胚缺失,这可能与胚胎发育时期的一些因素有关,如母亲在孕期受到某些不良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孩子恒牙胚发育异常。或者恒牙胚位置异常,比如本该在正常位置萌出的恒牙胚偏移了位置,从而不能顺利突破牙龈萌出。

    三、全身因素

    (一)营养不良

    儿童在换牙期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会影响骨骼的发育,包括牙齿的发育。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钙是牙齿重要的组成成分。例如孩子长期挑食、偏食,饮食中缺乏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就可能导致恒牙发育缓慢,难以萌出。

    (二)内分泌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包括牙齿的萌出。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牙齿的萌出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其他生长发育落后的表现,如身高增长缓慢等,就需要考虑内分泌因素的可能。

    四、就医检查与处理

    当发现孩子换牙期牙齿掉了还没长新牙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龈情况、恒牙胚位置等,可能还会建议拍摄X线片来了解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如果是牙龈过厚导致的,可以考虑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牙龈切开助萌;如果是恒牙胚发育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恒牙胚缺失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后期的修复治疗等;如果是全身因素引起的,需要针对全身疾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补充营养物质、治疗内分泌疾病等。

    对于家长来说,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少吃甜食,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换牙期出现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让孩子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促进牙齿正常发育和萌出。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