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心电图报告单的表现问
正常人心电图报告单的表现
-
心电图各指标有其正常范围及影响因素,心率正常60-100次/分钟,儿童等有差异;P波呈钝圆形等,时限小于0.12秒,心房病变可致时限延长;PR间期0.12-0.20秒,心脏传导病变可改变;QRS波群时限小于0.12秒,心脏病变可增宽;ST段正常等电位线,心脏疾病可致明显偏移;T波方向等有特点,心脏病变可致振幅等改变;U波意义不明,电解质紊乱等可致其变化。
一、心率
正常人心电图的心率范围通常在60~100次/分钟。心率会受到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儿童心率相对较快,婴儿心率可在100~15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趋近于成人范围;女性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经常运动的人心率可能偏慢,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这是因为运动训练可使心肌功能增强,心脏泵血效率提高,从而在较低心率下满足身体供血需求。
二、P波
形态:P波呈钝圆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时限:P波时限一般小于0.12秒,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年龄因素对P波时限影响较小,正常生理情况下性别间P波时限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一般也不会直接改变P波时限,但心房有病变时,如心房扩大,P波时限会延长。
三、PR间期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PR间期反映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年龄对PR间期有一定影响,儿童PR间期相对较短,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性别间PR间期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一般不会改变PR间期,但当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病变时,PR间期会发生变化,如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延长。
四、QRS波群
时限:QRS波群时限正常小于0.12秒,代表心室除极的时间,年龄对QRS波群时限影响不大,不同性别间QRS波群时限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一般不改变QRS波群时限,当心室肥大、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存在时,QRS波群时限会增宽。
形态:在不同导联有特定形态,V1、V2导联多呈rS型,V5、V6导联呈qR、qRs或Rs型等,这些形态变化可反映心室除极的起始部位和传导情况,心脏结构或传导异常时会导致QRS波群形态改变。
五、ST段
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情况下ST段呈等电位线,偏移范围一般在: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不超过0.05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V4~V6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年龄、性别对ST段偏移影响较小,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大量吸烟等可能影响ST段,使其出现轻微偏移,但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当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心脏疾病存在时,ST段会出现明显偏移,如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
六、T波
形态: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Ⅲ、aVL、aVF、V1~V3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若V1导联T波直立,V3导联不应倒置。
振幅:T波振幅在胸导联可高达1.0~1.5mV,在肢体导联一般大于0.2mV,年龄、性别对T波振幅影响不大,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导致T波振幅轻微改变,心脏病变如心肌缺血、心肌病等可使T波振幅降低或倒置。
七、U波
U波一般在T波后0.02~0.04秒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振幅很小,通常不超过同导联T波振幅的1/10,U波的意义尚不完全明确,其变化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如低钾血症时可出现U波增高,年龄、性别对U波影响不突出,生活方式中过度节食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可能影响U波。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