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正确拔罐

如何正确拔罐

2025年10月10日 20:04:07
病情描述:

如何正确拔罐

医生回答(1)
  • 王春勇
    王春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准备工作需选合适器具且无破损漏气、清洁拔罐部位皮肤避溃疡等禁忌,操作步骤有闪火法用棉球蘸酒精点燃后扣罐、抽气罐先拉活塞形成负压扣部位及不同部位操作差异,注意事项含特殊人群操作需注意及拔罐后不宜立刻洗澡皮肤异常要就医。

    一、准备工作

    1.器具选择:根据拔罐部位与需求选择合适器具,如玻璃罐适用于观察罐内情况但需注意防火,抽气罐操作相对简便且安全;需确保器具无破损、漏气等问题。

    2.皮肤准备:清洁拔罐部位皮肤,保持干燥,避开有溃疡、过敏、瘢痕、肿瘤等部位,若皮肤有破损、感染则严禁拔罐。

    二、操作步骤

    1.闪火法:用镊子夹取棉球蘸酒精点燃,迅速伸入罐内绕圈后抽出,即刻将罐子扣于应拔部位,利用罐内负压吸附皮肤。

    2.抽气罐法:先拉开活塞使罐内形成负压,再将罐子扣于相应部位,通过调节活塞控制负压程度。不同部位操作有差异,如背部拔罐可趴着操作,肩部拔罐需保持肩部放松姿势。

    三、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儿童皮肤娇嫩,一般不建议拔罐,若有需求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极小力度且短时间操作;老年人皮肤松弛,拔罐时负压不宜过大,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孕妇腹部、腰骶部禁止拔罐,以防引发不适或影响胎儿;体质虚弱、过度饥饿、疲劳者拔罐时间应缩短,且拔罐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状态,防止出现晕罐等情况,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停止拔罐。

    2.拔罐后护理:拔罐后不宜立刻洗澡,尤其不能洗冷水澡,应待皮肤毛孔闭合后再洗浴,通常建议2小时后;若拔罐后皮肤出现轻度潮红、淤血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水疱、破溃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