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胃痛的穴位问
缓解胃痛的穴位
-
内关穴在前臂前区,刺激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胃痛;中脘穴在上腹部,是胃之募穴等,刺激能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刺激可调节胃肠运动等缓解胃痛,不同人群操作有注意事项;梁丘穴在股前区,是足阳明胃经郄穴,对急性胃痛有较好缓解作用,不同人群操作需适度。
作用机制: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内关穴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等功能,从而缓解胃痛等不适。有研究显示,针刺内关穴能改变胃肠电活动,对胃部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作用机制: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刺激中脘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临床研究发现,艾灸中脘穴能够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胃的消化功能,对于因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胃痛有缓解效果。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机制: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等。有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促进胃排空,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对胃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成人可采用适当力度的按揉或针刺,儿童则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因为儿童的穴位敏感度和耐受度与成人不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有胃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作为辅助缓解胃痛的方法,但不能替代正规的疾病治疗。
梁丘穴
位置: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作用机制: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郄穴多治急症、痛症。刺激梁丘穴对急性胃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当突然出现较剧烈的胃痛时,按揉梁丘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在使用时,不同人群要注意操作的适度,比如老年人骨质较脆,按揉力度不宜过大;孕妇则需谨慎操作,避免对子宫产生不良刺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