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男性抑郁症和女性抑郁症患病率

男性抑郁症和女性抑郁症患病率

2025年10月10日 18:53:04
病情描述:

男性抑郁症和女性抑郁症患病率

医生回答(1)
  • 翁深宏
    翁深宏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成年人群中女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率通常高于男性与生物学层面激素变化、社会心理层面社会压力及家庭角色负担等多因素相关,青春期前男女患病率差异不显著,青春期后女性因激素波动等渐高,老年女性因多重压力等患病率相对较高,且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也会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需综合多因素评估干预。

    一、成年人群体患病率差异

    一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群中女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率通常高于男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研究指出,女性终身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25%,男性约为5%-12%。此差异与多因素相关:生物学层面,女性的激素变化(如月经、怀孕、绝经等阶段)可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增加抑郁症发病风险;社会心理层面,女性常面临更多社会压力与家庭角色负担,如家庭中承担较多照顾子女、老人等责任,易积累心理压力,且女性在情绪表达与寻求帮助方面相对更主动,可能使患病率统计更易被捕捉,而男性可能因压抑情绪导致部分病例未被及时识别与统计。

    二、不同年龄段差异

    青春期前:男女抑郁症患病率差异不显著,此阶段生理发育尚未出现明显性别特异性的激素大幅变化,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相对均衡。

    青春期后:女性患病率逐渐高于男性,与青春期女性激素波动、社会角色认知变化等有关,如青春期女性在学业、同伴关系及自我形象塑造等方面易产生心理冲突,增加抑郁症发病风险。

    老年人群体: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也相对较高,老年女性常面临丧偶、健康状况下降等多重压力,且可能因生理机能衰退等因素进一步影响心理状态,加之社会支持系统变化等,易引发抑郁情绪。

    三、影响因素综合考量

    除性别本身的生物学、社会心理因素外,生活方式(如运动、睡眠、社交活动等)、既往病史(如曾患其他躯体疾病等)也会对抑郁症患病率产生影响。例如,长期缺乏运动、睡眠障碍者更易出现抑郁倾向,而有慢性躯体疾病史的人群,抑郁症发病风险可能升高。在面对不同性别抑郁症患病率差异时,需综合上述多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干预,以更精准地关注不同性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