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离焦虑症有哪些症状问
儿童分离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
儿童分离焦虑症有情绪、躯体、行为方面的症状,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生活中家长需关注,严重时及时求医并给予耐心安抚。情绪方面过度担忧分离、恐惧分离场景、情绪不稳定;躯体方面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行为方面黏人加剧、拒绝分离相关活动、重复询问分离问题。
恐惧分离场景:对可能发生分离的场景表现出强烈恐惧,像临近上学时间,就开始极度焦虑,害怕去学校后见不到父母,甚至可能出现哭闹、拒绝去学校等表现。
情绪不稳定:在面临分离相关情境时,容易出现情绪大起大落,比如先是大哭大闹抗拒分离,之后又因为过度担忧而变得郁郁寡欢等。
躯体方面的症状
头痛、腹痛等躯体不适: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等症状。这是因为分离焦虑引发的心理压力传导至躯体,导致躯体产生不适反应。例如,有的儿童在即将与父母分离前,会说自己头痛或者肚子痛,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躯体器官有实质性病变。
恶心、呕吐:部分儿童在面对分离情境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躯体症状。这也是心理因素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影响胃肠道功能所致。比如,准备去幼儿园时,有些儿童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但离开熟悉环境后可能症状又会缓解。
行为方面的症状
黏人行为加剧:比平时更加黏人,总是想要待在依恋对象身边,不愿意分开。例如,一直跟着父母,不让父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不管做什么都要父母陪伴在侧。
拒绝分离相关活动:拒绝参与那些可能导致与依恋对象分离的活动,像拒绝去参加夏令营、外出参加朋友聚会等需要短暂离开父母的活动。
重复询问分离相关问题:反复询问关于分离的问题,比如“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爸爸走了还会回来吗”等,而且会不断确认依恋对象是否会离开自己,处于一种反复确认以缓解内心焦虑的状态。
对于儿童分离焦虑症的这些症状,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低龄儿童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躯体不适和强烈黏人行为来表现,而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更多体现在情绪过度担忧和行为上抗拒分离相关活动等。在生活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这些表现,如果发现儿童的分离焦虑症状持续较久且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家长在应对时要给予儿童足够的耐心和安抚,帮助儿童逐渐缓解分离焦虑情绪。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