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后如何哺乳问
孕妇产后如何哺乳
-
产后应尽早让婴儿接触乳房并吸吮,掌握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等正确哺乳姿势,按需哺乳保证频率,通过保证饮食休息及乳房护理调节乳汁分泌,若母亲有传染性疾病需咨询医生评估哺乳情况,早产儿低体重儿则可用挤奶器收集乳汁用小勺等喂养并遵特殊指导。
一、尽早开始哺乳
产后应尽早让婴儿接触乳房并吸吮,建议产后30分钟内开始。婴儿的吸吮属于机械刺激,能促进垂体分泌催乳素与催产素,进而启动泌乳反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乳汁分泌机制,同时也能让婴儿适应乳头,为后续顺利哺乳奠定基础。
二、掌握正确哺乳姿势
(一)摇篮式
将婴儿抱于臂弯中,使其头部枕于母亲肘部,身体贴近母亲,让婴儿的嘴与乳头保持水平,此姿势适合大多数产妇,能方便母亲观察婴儿吸吮情况。
(二)交叉式
用与抱婴儿同侧的手托住乳房,手指呈“C”形放在乳房底部,另一只手呈摇篮式抱婴儿,该姿势有助于控制乳房位置,便于婴儿含接。
(三)橄榄球式
将婴儿置于臂弯中,身体朝向母亲,用同侧手臂支撑婴儿头部,适用于剖宫产产妇,可减少对腹部伤口的压迫。
三、按需哺乳保证频率
新生儿需频繁吸吮以刺激乳汁分泌,一般每天哺乳8~12次。应遵循按需哺乳原则,即婴儿出现饥饿信号(如哭闹、舔唇、张口觅食等)或母亲感觉乳房胀满时,就可进行哺乳。按需哺乳能维持充足的乳汁分泌,满足婴儿营养需求。
四、调节乳汁分泌的关键因素
(一)饮食与休息
母亲需保证摄入充足水分,每日饮水约1500~2000毫升,同时保持均衡营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果)的食物。此外,充足睡眠与良好心态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影响催乳素分泌,进而影响乳汁量。
(二)乳房护理
保持乳房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轻柔擦拭乳头,但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若出现乳头皲裂,哺乳后可涂抹羊毛脂软膏保护乳头,促进愈合。
五、特殊情况处理
(一)传染性疾病
若母亲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需咨询医生评估是否可以哺乳,如肺结核活动期等情况可能需暂停直接哺乳,但可通过挤奶保持乳汁分泌,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
(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
此类婴儿可能吸吮能力较弱,可先用挤奶器收集乳汁,再用小勺等工具喂养,确保婴儿摄入足够营养,同时遵循医生针对早产儿的特殊喂养指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