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有哪些症状问
儿童强迫症有哪些症状
-
儿童强迫症有强迫观念(含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和强迫行为(含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动作)两类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性别本质无差异但行为表现有侧重,高压力环境、家族病史会影响患病风险,需关注儿童相关表现。
强迫观念:
强迫思维:儿童可能会反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闯入性的想法,例如反复担心自己会伤害家人,这种想法往往是儿童无法控制且会让其感到极度焦虑的。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存在这类强迫思维,这些思维并非基于现实的合理担忧,而是脱离现实情境的过度担忧。
强迫性穷思竭虑:儿童会针对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进行反复思考,比如反复思考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等,明知思考这些问题没有意义,但就是无法停止,严重干扰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影响其注意力的集中和正常思维的运转。
强迫行为:
强迫洗涤:儿童会反复洗手、洗澡等,有的儿童可能会因为担心被细菌感染而不停地洗手,甚至把手洗到皮肤发红、破损仍无法停止。有研究发现,部分儿童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洗涤行为,这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感而产生的重复行为。
强迫检查:例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作业本是否做好等,儿童会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检查,即使已经确认完成了相关事项,仍然不放心,必须反复确认。这种强迫检查行为会大量占用儿童的时间,影响其活动效率。
强迫计数:儿童会无意义地反复计数,如反复数楼梯的台阶数、路边的树木数量等,计数行为往往是刻板的、固定的,儿童会按照自己设定的特定规则进行计数,若被打断则会重新开始计数。
强迫仪式动作:儿童会有一些固定的、重复的仪式性动作,比如走路时必须按照特定的步数走,或者必须先迈左脚再迈右脚等,这些仪式动作是儿童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感而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若不能按照仪式动作进行,儿童会感到极度焦虑。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强迫症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幼儿期可能更多表现为一些简单的重复动作,随着年龄增长,强迫观念会逐渐增多且更具复杂性。对于女孩和男孩来说,症状表现本身在本质上没有性别差异,但可能在行为表现的侧重点上略有不同,不过总体症状核心是相似的。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儿童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可能会增加强迫症症状出现或加重的风险。对于有家族强迫症病史的儿童,其患强迫症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