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慌焦虑吃什么药

心慌焦虑吃什么药

2025年10月10日 17:25:36
病情描述:

心慌焦虑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1)
  • 徐顺生
    徐顺生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心慌焦虑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缓解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有禁忌证)、抗焦虑药物(苯二氮类如地西泮、SSRI类如帕罗西汀,有禁用及慎用情况)、中药制剂(如逍遥丸,需辨证使用,孕妇慎用),治疗需先明确病因,生理性因素可先非药物干预,病理性因素需针对原发疾病并合理选药,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一、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轻心慌等症状。例如普萘洛尔,它能竞争性地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心肌收缩力与房室传导,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

    适用情况:对于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慌焦虑,如紧张、运动等导致的症状有一定效果。但患有支气管哮喘、心源性休克、心脏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等疾病的患者禁用。

    二、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类:

    作用机制:如地西泮,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受体,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GABA受体的结合,增强GABA系统的活性,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适用情况:可用于缓解焦虑情绪引起的心慌等症状。但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老年人对本类药较敏感,用药后易发生低血压、过度镇静等,应慎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作用机制:如帕罗西汀,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从而改善焦虑症状。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焦虑症,包括伴有心慌的广泛性焦虑等。但对本药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需慎用。

    三、中药制剂

    作用机制:一些中药制剂也可能对心慌焦虑有一定缓解作用,例如逍遥丸,它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蜜炙)等组成,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对于肝郁脾虚引起的心慌焦虑等症状可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适用情况: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也需要在医生辨证论治后使用,孕妇慎用。

    对于心慌焦虑的治疗,首先应明确病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如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等。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心慌焦虑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充分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和药物代谢特点等因素,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