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癔病,癔病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

什么是癔病,癔病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

2025年10月10日 11:38:23
病情描述:

什么是癔病,癔病的原因及症状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徐顺生
    徐顺生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癔病是由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于易感个性个体引发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分离和转换症状其原因包括心理社会因素个性特点遗传因素分离症状有分离性遗忘漫游木僵身份障碍转换症状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对儿童需关注成长环境对女性要留意情感及压力源对既往心理疾病史者优先非药物心理支持并考虑个体差异特殊需求。

    一、癔病的定义

    癔病是一类由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具有易感个性的个体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精神活动与意识状态分离相关的症状)和转换症状(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症状形式表现)。

    二、癔病的原因

    1.心理社会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婚姻变故、工作挫折等)、长期心理压力、不良家庭环境等可成为诱因,通过心理暗示等机制引发癔病。例如,长期处于高压且缺乏情感支持的家庭环境中,个体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病。

    2.个性特点:具有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幻想倾向等个性的人群相对易感。这类人群对心理暗示的接受程度较高,在精神刺激下更易出现症状。

    3.遗传因素:研究提示癔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易感性,但具体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癔病的症状

    (一)分离症状

    1.分离性遗忘: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遗忘内容具选择性,常涉及与精神创伤有关的事件。

    2.分离性漫游:突然离家外出漫游,伴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事后不能回忆漫游经过。

    3.分离性木僵:突然出现活动减少、不语不动,处于木僵状态,可维持较长时间。

    4.分离性身份障碍:表现为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交替控制患者行为,各身份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模式等。

    (二)转换症状

    1.运动障碍:可表现为肢体瘫痪(肌力正常或减退,但不符合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规律)、震颤(无神经系统病变基础的不自主震颤)、抽搐(类似癫痫发作,但无脑电图等器质性癫痫改变)等。

    2.感觉障碍:包括失明(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却失去视觉功能)、失聪(耳部无病变但听力丧失)、感觉过敏(对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异常增高)等,症状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无相应器质性病变基础。

    对于儿童患者,需关注其成长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精神刺激,应注重营造稳定、温暖的心理环境;女性患者需留意其情感表达特点及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源,鼓励合理宣泄情绪;有既往心理疾病史者,要重点评估当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心理支持等干预方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干预,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个体差异及特殊需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