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暴食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暴食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年10月10日 19:06:18
病情描述:

暴食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徐顺生
    徐顺生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暴食症诱因涵盖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等生物学因素,情绪调节困难、完美主义倾向等心理学因素,以及减肥文化盛行、社交媒体影响、饮食不规律等社会因素;治疗有通过识别负面认知与建立健康习惯的认知行为疗法、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用SSRI类等抗抑郁药物辅助的药物治疗,还有调整生活方式、家人社会支持的综合治疗,针对青少年需结合其特点开展个性化治疗。

    一、暴食症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重要诱因,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参与食欲及情绪调节,暴食症患者存在血清素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相关改变,影响神经递质传递,干扰进食控制机制;部分研究显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也可能参与暴食症的发生,导致机体对压力等因素的应激反应异常进而影响进食行为;

    2.心理学因素:个体情绪调节困难是关键,很多患者会通过暴食来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形成不良的情绪-进食循环;此外,完美主义倾向显著,对体型体重过度关注,因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而出现暴食行为,比如过度聚焦自身外貌,将体重与自我价值紧密关联,进而引发暴食以寻求暂时的情绪缓解;

    3.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环境影响明显,减肥文化盛行、社交媒体过度美化身材等带来较大压力,易诱发暴食。例如社交媒体上充斥的瘦身为美的信息,使部分人群产生容貌焦虑与体重焦虑,从而增加暴食症风险;同时,快节奏生活下的饮食不规律、压力情境下的便捷高热量食物可及性高等,也为暴食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暴食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①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与暴食相关的负面认知(如对体型体重的歪曲认知)和不良行为模式,引导建立健康的进食认知与行为习惯,例如纠正“只有瘦才被接受”等错误认知,培养规律、适度的进食行为;②辩证行为疗法(DBT):着重提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教导其采用非暴食方式应对情绪,如通过正念冥想等技巧增强心理韧性,减少因情绪问题引发的暴食发作;

    2.药物治疗:部分抗抑郁药物可辅助治疗暴食症,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这类药物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暴食及相关情绪症状,但药物使用需由专业医生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后选用;

    3.综合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极端节食等行为。家人及社会应给予患者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康复环境。对于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要结合其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治疗,注重保护其心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社交、学业等多方面因素对病情的影响,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措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例如针对青少年可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利用同伴互动促进其情绪调节与健康进食行为的建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