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卧床并发症有哪些问
老年骨折卧床并发症有哪些
-
老年骨折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便秘等问题,需加强护理,包括定期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定时更换体位、指导适当肢体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处理。
表现: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严重者可能有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等异常体征。
泌尿系统感染
成因:老年骨折卧床后,排尿姿势改变,尿液容易在膀胱内潴留,同时留置导尿管等操作(若有)也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老年人尿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比如长期卧床且留置导尿管的老年骨折患者,导尿管作为异物容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细菌沿尿管侵入泌尿系统。
表现:患者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可出现浑浊、异味,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压疮
成因:老年骨折卧床时,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及皮下组织因缺乏营养供应而发生坏死、溃疡。常见受压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由于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营养状况可能不佳,更容易发生压疮。例如,骶尾部长期受压,局部皮肤会出现发红、破溃,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较深的创面。
表现:初期受压部位皮肤发红,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皮肤破溃、坏死,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不同阶段,如Ⅰ期为皮肤完整,局部发红;Ⅱ期为表皮或真皮破损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
成因:老年骨折卧床后,肢体活动减少,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骨折本身也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促进凝血机制激活。例如下肢骨折卧床的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加上骨折后身体的高凝状态,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
表现: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出现下肢颜色改变等,若血栓脱落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肌肉萎缩
成因:长期卧床缺乏运动,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刺激,会逐渐发生萎缩。老年人本身肌肉量就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骨折卧床后肌肉萎缩会更加明显。比如长期卧床的老年骨折患者,腿部肌肉长期不活动,肌肉纤维逐渐变细,肌肉力量下降。
表现:肌肉体积变小,肌力减弱,患者可出现肢体活动无力,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便秘
成因:老年骨折卧床后,胃肠蠕动减慢,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因素可导致便秘。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卧床后活动减少进一步减缓了胃肠蠕动。例如,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期间进食量减少且食物中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少,同时活动少,胃肠蠕动缓慢,容易引起便秘。
表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
对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应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定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调整饮食结构预防便秘等。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