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被害妄想症

什么是被害妄想症

2025年10月10日 17:29:34
病情描述:

什么是被害妄想症

医生回答(1)
  • 蒋少艾
    蒋少艾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他提问

    被害妄想症是精神障碍中妄想症的典型表现,病因涉及家族有精神疾病史等遗传因素、大脑额叶等部位病变或功能异常、长期高压力等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为思维上持续坚定被害信念,情绪行为伴恐惧焦虑等且可能有回避或攻击行为,需专业精神科医生全面检查并排除躯体疾病诊断,治疗包括药物用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用认知行为疗法,儿童出现需专业机构评估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出现要先排查躯体疾病伴发情况并多学科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一、定义

    被害妄想症是精神障碍中妄想症的一种典型表现,患者毫无依据地坚信自己正遭受迫害、欺骗、跟踪、下毒、诽谤或被阴谋针对等,常伴随恐惧等情绪,进而可能采取相应行为以应对“迫害”。

    二、病因因素

    (一)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病史,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等相关疾病,个体患被害妄想症的风险相对增高,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等发挥作用。

    (二)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大脑额叶等部位出现病变或功能异常时,可能影响个体的判断、推理及认知整合能力,从而易引发被害妄想等异常思维。例如额叶病变可能干扰对外部信息的正常评估与解读,导致产生无根据的被害观念。

    (三)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经历被歧视、重大生活事件刺激等情况,可能成为诱发被害妄想症的心理社会诱因。如长期处于暴力威胁的生活环境中,个体可能逐渐形成坚信自己会遭受迫害的思维模式。

    三、临床表现

    (一)思维方面

    持续且坚定地持有自己正被侵害的信念,即便有充分证据表明不存在相关迫害情况,仍无法动摇其观念,例如坚信有人在食物中投放有害物质等。

    (二)情绪行为方面

    常伴随恐惧、焦虑等情绪,可能因担心被迫害而出现回避特定人群或场所的行为,严重时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来“自卫”,如无端攻击他人等。

    四、诊断要点

    需由专业精神科医生通过全面的精神检查,详细采集病史,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家族精神病史等,同时排除因躯体疾病(如脑肿瘤、癫痫等)导致的类似妄想症状,方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概况

    (一)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等机制来缓解妄想等症状,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二)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等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不合理的被害观念,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若儿童出现类似被害妄想的表现,需及时带至专业医疗机构,由儿童精神心理团队进行评估,因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谨慎对待,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如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等帮助儿童调整认知,同时密切关注其生活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为儿童营造安全、稳定的成长氛围。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被害妄想时,要首先排查是否存在躯体疾病伴发的情况,如脑梗死、帕金森病等可能引发精神症状。需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在干预时注重人文关怀,以尊重、理解的态度与老年人沟通,提供舒适的就医及生活环境,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