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推拿脾胃虚弱手法

小儿推拿脾胃虚弱手法

2025年10月10日 13:51:26
病情描述:

小儿推拿脾胃虚弱手法

医生回答(1)
  • 王春勇
    王春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推拿有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捏脊等操作,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摩腹可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运化,捏脊能调节阴阳调理脾胃促进气血运行,且各操作有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如补脾经操作轻柔避擦伤等,揉中脘力度适中避腹部外伤炎症等,摩腹避过凉刺激及禁用于腹部肿瘤急腹症等,捏脊适3岁以上小儿避脊柱问题及过饥过饱时操作。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拇指桡侧缘,约推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从中医理论角度,脾主运化,通过旋推拇指桡侧缘这一操作,能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小儿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其可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等功能来发挥对脾胃的调理作用。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年龄段脾胃虚弱的小儿,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轻柔,以患儿皮肤不发红为度,避免擦伤患儿皮肤。对于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小儿应谨慎操作。

    二、揉中脘

    1.操作方法:术者用手掌根或中指端揉患儿腹部中脘穴,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揉1-3分钟。

    2.作用及原理:中脘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通过揉按该穴位,可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它能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胃肠的消化环境,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操作时力度要适中,根据小儿的体质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腹部有外伤、炎症等情况的小儿不宜进行该操作。

    三、摩腹

    1.操作方法:术者用手掌掌面或四指摩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摩动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摩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起到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运化的作用。顺时针摩腹符合胃肠道的蠕动方向,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腹胀,同时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有改善作用。从中医角度是通过调节脏腑的气血运行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可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操作时手掌要温暖,避免过凉刺激小儿腹部。对于有腹部肿瘤、急腹症等情况的小儿禁止进行摩腹操作。

    四、捏脊

    1.操作方法:术者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患儿长强穴起,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拿皮肤,交替捻动向前,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捏拿3-5遍。

    2.作用及原理:捏脊能调节阴阳、调理脾胃、促进气血运行。通过对脊柱两侧膀胱经的刺激,可调整脏腑的功能,尤其是对脾胃的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改善脾胃虚弱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其原理与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脏腑的气血供应等有关。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3岁以上能配合的小儿,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均匀,避免暴力。对于脊柱有皮肤破损、感染、脊柱畸形等情况的小儿不宜进行捏脊操作。小儿在过饥、过饱时也不宜立即进行捏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