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直肠多发性肉息怎么治疗

直肠多发性肉息怎么治疗

2025年10月10日 21:06:23
病情描述:

直肠多发性肉息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 范学顺
    范学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直肠多发性息肉可通过内镜下治疗(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需病理复查和肠镜复查,病理复查明确息肉性质,肠镜复查观察有无新息肉生长,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制定复查方案。

    一、内镜下治疗

    1.高频电凝切除术

    对于较小的直肠多发性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是常用方法。通过内镜将高频电刀导入,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切除目的。其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变性凝固。在操作时需准确抓住息肉蒂部,保证切除彻底,减少复发可能。对于不同大小和部位的息肉,操作需精细调整电凝功率等参数。例如,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有蒂息肉,可较好地应用该方法。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肠道黏膜相对娇嫩,操作时更需轻柔准确,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而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确保能耐受内镜操作过程。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适用于较大的、平坦型的直肠多发性息肉。该技术是将黏膜下注射液体使病变与基层分离,然后用内镜下的器械将病变黏膜完整剥离。其优势在于能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对于评估病变的病理情况更准确。但操作难度相对较高,对术者的内镜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剥离的层次和范围,防止穿孔等并发症。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如肠道炎症较重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该操作。

    二、手术治疗

    1.腹腔镜手术

    当直肠多发性息肉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内镜下治疗困难时可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中需将病变的肠段切除,然后进行肠道吻合。对于年龄较大但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是较好的选择。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腹腔空间小等特点,腹腔镜手术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更精湛的技术。

    2.开腹手术

    目前相对较少采用,但在一些复杂情况如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时仍会使用。开腹手术直接切开腹部进行病变肠段的切除和处理。对于有严重肠道粘连等情况的患者,开腹手术可能更便于操作。但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在考虑开腹手术时,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等。例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开腹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权衡利弊。

    三、术后随访

    1.病理复查

    直肠多发性息肉切除后,必须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腺瘤性还是炎性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术后3-6个月进行首次肠镜复查,如果病理结果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情况,复查时间可能更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息肉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复查时间和频率可能根据具体病理情况由医生个体化制定。

    2.肠镜复查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肠镜复查,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新的息肉生长。一般来说,腺瘤性息肉切除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肠镜。对于多次复发的直肠多发性息肉患者,复查频率可能需要更频繁。在复查过程中,若发现新的息肉,可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老年患者,在复查肠镜时要注意其肠道准备情况,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对于儿童患者,要做好心理安抚,配合肠道准备等操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