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间歇性精神病

什么是间歇性精神病

2025年10月10日 11:16:30
病情描述:

什么是间歇性精神病

医生回答(1)
  • 蒋少艾
    蒋少艾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他提问

    间歇性精神病核心特征为精神状态发作期与间歇期明显交替,发作期有精神病性症状,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病因涉及遗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及心理社会因素等,诊断需综合精神检查、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依专业标准,儿童诊断谨慎且优先非药物心理支持,成年患者要避诱因、定期随访并获家人社会支持。

    一、定义

    间歇性精神病是一类精神障碍,其核心特征为精神状态在发作期与间歇期呈现明显交替。发作期内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妄想(毫无根据的坚信某些错误信念)、思维紊乱等;而在间歇期,个体的精神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能保持相对正常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

    二、病因相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在间歇性精神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精神疾病遗传史,个体患间歇性精神病的风险可能相对增高,不过具体遗传模式较为复杂,并非单一基因决定。

    (二)大脑神经生物学改变

    大脑的神经递质失衡等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参与发病。例如,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的代谢或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情绪、思维等精神活动,进而引发间歇性精神病的发作。

    (三)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严重的精神创伤、长期的压力应激等)可能是诱发间歇性精神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例如,经历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后,个体可能在特定阶段出现精神症状的发作。

    三、发作期与间歇期表现

    (一)发作期表现

    不同类型的间歇性精神病发作期症状有所差异,以常见的间歇性躁狂症为例,发作期可表现为情绪高涨、言语增多且语速快、活动增多、自我评价过高等;而间歇性抑郁症发作期则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自责自罪等症状。总体而言,发作期的精神症状会显著偏离个体平时的精神状态,影响其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

    (二)间歇期表现

    间歇期时,个体的精神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思维、情感表达与社会交往,认知功能大体保持完好,行为表现与常人无明显异常。

    四、诊断要点

    诊断间歇性精神病需综合多方面进行。首先,临床医生通过详细的精神检查,观察个体在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变化;其次,结合病史采集,了解个体既往精神状态情况、家族精神病史以及是否有重大心理社会事件等;还可能借助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精神症状。诊断需严格依据专业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如《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等)来确定。

    五、特殊人群相关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若怀疑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由于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诊断时需格外谨慎。要结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评估,比如幼儿期可能通过观察其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等表现来初步筛查,同时需排除儿童期特殊的情绪或发育问题干扰。在干预方面,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心理支持干预,如专业儿童心理治疗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且要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儿童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二)成年人群

    成年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应激的环境中。有既往病史的患者要定期进行精神状态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管理与干预措施。同时,在社交与工作中,需家人、社会给予理解与支持,帮助患者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