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问
老人出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出虚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环境和运动因素;病理性原因涉及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其他慢性感染)、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冠心病)、肿瘤性疾病;还有药物因素可致出虚汗。家属需密切观察老人伴随症状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要营造舒适环境、适度活动、积极治疗基础病、遵医嘱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
运动因素:轻微活动后老人也可能出虚汗,因为运动时身体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加快,通过出汗来调节身体机能。比如老人缓慢行走一段路程后,可能会有轻微出汗的情况。
病理性原因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多汗症状,老人常表现为怕热、多汗,还可能伴有心慌、手抖、消瘦等表现。研究表明,约50%-7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有多汗的症状。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的正常功能,导致出汗异常。例如,低血糖发作时,老人可能会出冷汗,同时伴有心慌、手抖、饥饿感等症状;而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多汗,可表现为头面部、颈部等部位多汗,而四肢少汗或无汗。
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肺结核患者较为常见这种表现,除了出虚汗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症状。
其他感染:如慢性肾盂肾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老人出现虚汗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相应感染部位的不适症状,如肾盂肾炎患者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下降,身体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汗等症状。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汗腺分泌增加。例如,左心衰竭的老人在夜间睡眠中可能会突然因呼吸困难而惊醒,同时伴有出虚汗的情况。
冠心病:部分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冷汗淋漓的表现,这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刺激神经反射引起汗腺分泌增多。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胸闷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肿瘤性疾病
恶性肿瘤: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如淋巴瘤患者常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等B症状。这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刺激机体有关。
药物因素
老人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出现出虚汗的不良反应。例如,服用一些退热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退热过程中可能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从而导致老人出虚汗。还有一些抗抑郁药物等,也可能引起出汗异常的副作用。
温馨提示
对于老人出虚汗的情况,家属要密切观察老人的伴随症状、出汗特点等。如果老人出虚汗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体重明显下降、胸痛等,应及时带老人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监测、结核菌素试验、心电图、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老人处于舒适的环境温度,穿着合适的衣物,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同时,在给老人用药时,要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出虚汗等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