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回事问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回事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的骨折,因儿童骨骼特点及外伤易发生,有局部症状和神经血管损伤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预后有好坏及康复训练要求,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配合护理和康复训练。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的骨折,肱骨髁上是肱骨远端较细的部分,此处骨质相对薄弱,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比成人更易发生骨折。该部位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如肱动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骨折时可能会损伤这些结构,需特别关注。
二、常见病因
1.外伤因素:多因儿童在活动中摔倒,手部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导至肱骨下端,导致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好动,活动能力增强但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摔倒等外伤情况。
2.骨骼特点:儿童肱骨髁上区骨质尚未完全成熟,骨皮质较薄,韧性相对较好但强度不足,受到外力时更易发生骨折。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出现肿胀、疼痛,儿童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活动患肢等情况,骨折处可有明显的畸形,如肘部呈靴状畸形等,还可触及骨擦感或异常活动。
2.神经血管损伤表现:若合并血管损伤,可出现前臂缺血的表现,如手部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若合并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损伤可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尺神经损伤可出现小指感觉异常等。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肘部的肿胀、畸形、压痛等情况初步判断骨折可能。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手段,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伸直型、屈曲型等)及移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CT检查,以更清晰地了解骨折端的三维结构。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等情况,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及对位情况。
2.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克氏针内固定等,通过手术恢复骨折端的解剖对位,以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预后及康复
1.预后情况:大多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后预后较好,骨折可顺利愈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等并发症,影响患肢的功能和外观。
2.康复训练: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及愈合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骨折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骨折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康复训练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循序渐进,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要注意按照医生的要求护理患儿,如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患儿过度活动患肢等。在康复训练时要鼓励患儿积极配合,但要注意避免暴力操作,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耐受程度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因为儿童的心理和身体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护理,以确保患儿能够顺利恢复健康,最大程度减少骨折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