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2025年10月10日 13:46:29
病情描述: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医生回答(1)
  • 张会峰
    张会峰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低钾血症是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病因有摄入不足、丢失过多等,表现有肌肉无力等,通过血清钾测定诊断,治疗需补钾及治原发病;高钾血症是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病因有摄入过多、排出减少等,表现有肌肉乏力等,依据血清钾测定诊断,治疗要停钾摄入、促钾排出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及儿童、老年人治疗有特点。

    一、低钾血症

    (一)定义与病因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其病因多样,摄入不足可见于长期禁食、厌食等情况;丢失过多常见于胃肠道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肾脏丢失(如使用排钾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以及经皮肤丢失过多(如大量出汗)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等导致低钾,老年人则可能因慢性疾病长期用药等引发。

    (二)临床表现

    轻度低钾血症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血钾降低,会出现肌肉无力,先是四肢软弱无力,进而累及躯干和呼吸肌,严重时可出现软瘫;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等;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室纤颤等。不同性别在临床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因特殊生理周期等因素影响,在相同血钾水平下可能有不同的耐受表现。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因营养不均衡等增加低钾血症风险,有基础病史如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等人群更易发生低钾血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测定血清钾浓度即可明确诊断。需与其他可能导致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鉴别,如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等,通过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进行鉴别。

    (四)治疗

    治疗主要是补充钾剂,可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钾。口服补钾常用枸橼酸钾等,静脉补钾需注意浓度、速度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儿童患者,静脉补钾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和浓度,密切监测血钾变化;老年人补钾时要注意肾功能情况,避免补钾过快导致高钾血症等并发症。

    二、高钾血症

    (一)定义与病因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病因包括摄入过多(如大量输入含钾溶液、大量食用含钾高的食物等)、排出减少(如急性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导致肾脏排钾减少)以及细胞内钾离子移出(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酸中毒等情况使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特点,儿童急性肾衰竭相对少见,而老年人因肾脏功能减退等更易出现排钾障碍导致高钾血症。

    (二)临床表现

    轻度高钾血症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血钾升高,可出现肌肉乏力、感觉异常等,严重时可出现肌肉麻痹、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不同性别表现无本质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等人群易患高钾血症,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基础病史者风险更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血清钾测定诊断,需与假性高钾血症等鉴别,假性高钾血症可能因采血时溶血等因素导致钾离子假性升高,通过详细分析病史及复查等进行鉴别。

    (四)治疗

    治疗包括立即停止钾的摄入,采取措施促进钾的排出,如使用排钾利尿剂、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严重时可采用透析治疗等。儿童高钾血症治疗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避免对儿童肾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多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