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髓炎发病的主要因素

骨髓炎发病的主要因素

2025年10月10日 16:40:05
病情描述:

骨髓炎发病的主要因素

医生回答(1)
  • 胡三保
    胡三保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骨髓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局部骨骼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细菌、真菌、病毒等可感染引发,开放性骨折、骨骼手术创伤等致局部损伤易引发,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及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致免疫低下易发病,动脉硬化、长期制动等致血液循环障碍也易引发。

    真菌感染:在一些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患者中,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可能会发生真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曲霉菌等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至骨髓,导致骨髓组织的炎症破坏。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骨髓炎的发生有关,不过相对细菌和真菌感染来说较为少见。例如,乙肝病毒感染等,可能通过免疫介导等机制影响骨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骨髓炎发生的潜在风险。

    局部骨骼损伤

    开放性骨折:当骨骼发生开放性骨折时,外界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直接进入骨髓腔,从而引发骨髓炎。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环境,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通道。青少年活泼好动,发生开放性骨折的几率相对较高,若骨折后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极易导致骨髓炎的发生。而老年患者骨折后恢复能力差,且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部位血运不佳,也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骨髓炎的发生风险。

    骨骼手术创伤:进行骨骼手术时,如骨科内固定手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细菌等病原体,或者破坏骨骼局部的血运,使骨骼局部的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增加骨髓炎的发生几率。对于一些复杂的骨骼手术,手术时间较长,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例如,脊柱手术中,由于脊柱部位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术后骨髓炎,治疗难度较大。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且患者的免疫功能往往受到影响,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例如,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小的创伤后,容易引发感染,若感染扩散至骨髓,就可能导致糖尿病性骨髓炎。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加强伤口的护理。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弱,发生骨髓炎的风险大大增加,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难以控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患者为了防止排异反应,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会使机体的免疫力处于较低水平,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一旦有细菌等病原体侵入骨髓,就容易引发骨髓炎,而且感染不易控制,治疗过程较为复杂。

    血液循环障碍

    血管病变:动脉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狭窄、堵塞,使骨骼的血液供应减少。骨骼血运不足时,局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骨髓炎的发生风险。例如,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下肢骨骼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若有微小的创伤或感染,就较易引发骨髓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也会影响骨骼的血液循环,使骨骼局部的营养供应和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骨髓炎。

    长期制动:长期卧床或肢体固定的患者,如骨折后长时间石膏固定的患者,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骨骼长时间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代谢产物堆积,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进而增加骨髓炎的发生几率。儿童长期制动时,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若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引发骨髓炎,对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制动期间的肢体护理,定期评估血液循环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