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椎间隙感染如何护理

椎间隙感染如何护理

2025年10月10日 11:32:22
病情描述:

椎间隙感染如何护理

医生回答(1)
  • 熊蠡茗
    熊蠡茗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针对椎间隙感染患者需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五方面进行护理,包括监测体温等病情、正确卧床及转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等、提供营养及水分、安抚不良情绪等。

    一、病情观察

    1.体温监测

    对于椎间隙感染患者,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感染可能导致发热,不同年龄段患者体温变化特点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迅速且波动较大;成人则相对有一定规律。一般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超过38.5℃,需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发热的伴随症状,如是否伴有寒战、头痛等,这些表现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2.局部症状观察

    观察椎间隙感染部位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的持续性疼痛,且可能会向周围放射。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成人则可准确描述疼痛情况。

    查看局部有无红肿、肿胀等表现,了解感染部位的皮肤情况,判断感染是否有扩散趋势。

    二、体位护理

    1.卧床休息姿势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采取平卧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椎间隙的压力,缓解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卧床舒适,选择合适的床垫,避免因卧床姿势不当导致脊柱畸形等问题。

    对于不能长时间平卧的患者,可适当协助更换体位,但要注意保持脊柱的直线位,避免扭曲。

    2.体位转换注意事项

    在转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感染部位,引起疼痛加剧或感染扩散。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骼、肌肉等功能退化,转换体位时更要小心,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

    三、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尤其是感染部位周围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因汗液、分泌物等刺激皮肤引起感染加重或其他皮肤问题。对于儿童患者,要使用温和的清洁用品,避免刺激皮肤。

    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压疮等情况,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要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

    2.皮肤保护措施

    在骨隆突处可使用气垫圈、减压贴等保护用品,减轻局部压力。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更要加强皮肤保护,因为他们的皮肤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压疮。

    四、饮食护理

    1.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感染的恢复。蛋白质是机体修复的重要物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B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消化功能等调整饮食。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饮食要易于消化,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2.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机体代谢,帮助毒素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五、心理护理

    1.情绪安抚

    由于椎间隙感染患者可能会因疼痛、卧床时间长等原因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安抚。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玩具、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成年患者,要耐心倾听其主诉,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其顾虑。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