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样和抑郁症患者相处

怎样和抑郁症患者相处

2025年10月10日 12:33:20
病情描述:

怎样和抑郁症患者相处

医生回答(1)
  • 徐晔
    徐晔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陪伴抑郁症患者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专注倾听与稳定陪伴来缓解其孤独感和给予安全感;尊重其感受并理解疾病性质;鼓励就医并监督治疗配合;关注饮食作息与适度活动;针对儿童和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考虑不同陪伴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一、倾听与陪伴

    1.给予专注倾听:当抑郁症患者倾诉时,要保持专注,用眼神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研究表明,有效倾听能缓解患者的孤独感,例如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接受专注倾听的患者在情绪表达上更顺畅,后续情绪改善更明显。无论患者讲述的内容是否有逻辑,都要耐心听,不随意打断。

    2.提供稳定陪伴:抑郁症患者往往需要稳定的陪伴,在患者需要时能及时出现。比如在患者情绪低落不想出门时,陪伴其在家安静度过,这种稳定的陪伴能让患者有安全感,有助于稳定情绪。

    二、尊重与理解

    1.尊重患者感受:要尊重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不要用“你别想太多了”等dismissive的话语否定患者的情绪。因为患者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尊重其感受能让患者建立被认可的感觉。例如,当患者说“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时,应回应“我能理解你现在有这样的感受,这一定很痛苦”。

    2.理解疾病性质:要明白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非患者的意志不坚定等原因造成。了解抑郁症是大脑神经递质等出现问题导致的生理-心理疾病,这样才能以更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患者。比如,不能因为患者一段时间没有积极起来就指责患者不够努力。

    三、协助就医与监督治疗

    1.鼓励就医:留意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症状持续加重,要鼓励患者去看医生。可以向患者说明专业医生能给予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例如抑郁症的诊断流程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原理等。

    2.监督治疗配合:如果患者开始接受治疗,要协助监督患者配合治疗。比如提醒患者按时复诊等,但不要过多干涉治疗细节,尊重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同时,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严重副作用等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四、关注日常生活细节

    1.饮食与作息:提醒患者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但不要过于强硬要求。可以从关心的角度出发,例如建议患者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起床、睡觉,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研究显示,规律作息和合理饮食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良好的睡眠和营养状态能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而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2.适度活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根据患者的意愿和身体状况来,不要强迫。适度活动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对改善情绪有帮助。例如,建议患者在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但如果患者当天状态不好,就不要坚持。

    五、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1.儿童抑郁症患者:对于儿童抑郁症患者,陪伴时要更加注重方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沟通。比如通过游戏等轻松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和关心。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变化等,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疗人员,了解儿童抑郁症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陪伴注意事项。

    2.老年抑郁症患者: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陪伴时要注意活动的强度和安全性。比如散步时选择平坦、安全的环境。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要更有耐心,因为老年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慢,需要长期的陪伴和支持。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协助就医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