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是怎么回事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0日 19:42:14
病情描述: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赵甲军
    赵甲军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可能由软组织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撕脱性骨折等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X线、MRI等诊断,急性期需休息、冷敷、加压包扎,进一步根据情况对骨折、韧带损伤等进行相应治疗,不同年龄段处理方式有差异。

    一、软组织损伤相关情况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可能是内侧软组织损伤后出现肿胀导致。当崴脚时,内侧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可能受到牵拉、损伤,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从外观上看就像骨头凸起。这种情况常见于崴脚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处理的人群,比如崴脚后继续行走、活动等,年龄方面无特定限制,年轻人运动中崴脚较常见,老年人因平衡能力等问题也可能发生。

    二、内侧副韧带损伤

    1.损伤机制:崴脚时若足部过度内翻,容易导致内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进而可能表现为内侧骨头周围的凸起。一般有明确的崴脚外伤史,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更易出现。

    2.表现:除了内侧骨头凸起外,还会有明显的疼痛、压痛,活动踝关节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影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三、撕脱性骨折

    1.发生原因:崴脚力量较大时,可能导致内侧的骨头发生撕脱性骨折。例如,踝关节内侧的骨骼受到突然的牵拉应力,使得部分骨质从主骨上撕脱下来。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在运动中可能因剧烈运动导致,老年人因骨质相对疏松也有一定风险。

    2.表现:除了内侧骨头凸起外,局部会有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压痛,且踝关节活动受限,有时可摸到骨擦感等。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踝关节内侧的压痛情况、肿胀程度、活动度等,初步判断是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还是骨折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骨折情况,能看到是否有骨质的撕脱等。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适用,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如韧带、肌肉等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内侧副韧带损伤、软组织肿胀等情况更有价值,尤其适用于怀疑有韧带损伤或软组织复杂损伤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等特殊人群也可以在必要时进行,不过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等问题。

    五、处理原则

    1.急性期处理

    休息:崴脚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各年龄段都需要注意休息,比如年轻人运动后崴脚要马上停止运动休息,老年人崴脚后也要尽量减少活动。

    冷敷:在受伤后72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不同年龄段均可进行冷敷,但儿童要注意避免冻伤,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等。

    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等进行加压包扎,减轻肿胀,各年龄段均可采用,但要注意包扎的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

    2.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如果考虑有骨折等情况,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骨折无明显移位可能需要石膏固定等,有明显移位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对于不同年龄段,治疗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遵循骨折治疗的一般原则,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因素;老年人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手术风险等。

    如果是韧带损伤,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固定、康复训练等治疗,重度韧带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等。不同年龄段的康复训练强度和方式也有所差异,年轻人康复训练相对可以更积极一些,老年人则要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