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检查的全过程是什么问
乳腺癌检查的全过程是什么
-
乳腺癌的诊断包括临床问诊,详细询问病史与症状;乳腺体格检查,视诊观察乳房外观、触诊检查肿块;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成像、钼靶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MRI对多中心等情况敏感;病理检查,包括穿刺活检(空心针穿刺活检、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和手术活检;最后综合各项结果对是否患乳腺癌及分期等全面诊断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临床问诊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乳腺癌病史等情况。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2.症状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如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等症状。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乳房腺体较致密,肿块相对难发现,而老年患者乳房腺体萎缩,肿块相对易触及。
二、乳腺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双侧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破溃、酒窝征等。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乳房外观会有相应变化,但也需注意是否存在异常改变。
2.触诊:医生会双手触诊乳房,检查乳房内是否有肿块,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边界情况等。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乳房组织的触感不同,青年女性乳房组织较柔软,中年女性乳房可能因腺体增生等情况触感相对复杂,需仔细辨别。
三、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检查:
原理及优势:利用超声波对乳房组织进行成像,可清晰显示乳腺内肿块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对于年轻女性致密乳腺,超声是很好的筛查手段,因为超声对软组织分辨力高,且无辐射。
检查过程:患者仰卧,暴露乳房,医生将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在乳房表面滑动进行检查,会对双侧乳房的各个象限进行全面扫查。
2.乳腺X线摄影(钼靶):
适用人群及意义: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40-45岁可每年进行1次钼靶检查,45-54岁每1-2年检查1次,55岁以上每2年检查1次),对于发现微小钙化灶等有重要价值,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年轻女性致密乳腺,钼靶的穿透力相对受限。
检查过程:患者站在钼靶机前,将乳房放置在压迫器上进行挤压拍摄,通常需要拍摄双侧乳房的头尾位和内外侧斜位等。
3.乳腺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对于发现多中心、多病灶的乳腺癌有较高敏感性,还可用于乳腺癌术后复查、评估乳腺假体周围情况等。
检查过程:患者躺在磁共振检查床上,将乳房放置在专门的乳腺线圈内,通过注射造影剂等进行成像检查,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四、病理检查
1.穿刺活检:
空心针穿刺活检:对于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肿块,可采用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块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穿刺操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需提前评估。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用细针抽取肿块内的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判断细胞的形态等情况,辅助诊断。
2.手术活检:如果通过穿刺活检仍不能明确诊断,或肿块较大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块并进行快速病理检查,以确定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综合诊断
医生会综合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对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以及乳腺癌的分期等情况进行全面诊断。例如,根据病理检查明确是乳腺癌后,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来进行分期,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