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的区别问
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的区别
-
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在病因、症状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不同。病因上腰肌劳损与姿势不良、急性损伤迁延、年龄等有关,椎间盘突出与退变、损伤等有关;症状表现上腰肌劳损主要是腰部隐痛等,椎间盘突出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体征上腰肌劳损无神经根受压体征,椎间盘突出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神经根受压体征;影像学检查上腰肌劳损X线多无异常,MRI无特异性改变,椎间盘突出X线有椎间隙变窄等,CT、MRI可清晰显示突出情况;特殊人群中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腰肌劳损:多与长期腰部姿势不良有关,如长时间弯腰工作、伏案工作等,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也可因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慢性损伤;年龄增长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下降,也是诱因之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锻炼者更易患。
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因损伤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多见于青壮年,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风险较高,性别上无明显严格差异,但某些职业因素可能影响发病概率。
二、症状表现方面
腰肌劳损:主要症状为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腰部有广泛压痛,疼痛部位多在腰部两侧肌肉处,一般无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但有时会有活动受限,多因肌肉紧张所致,各年龄、性别患者表现类似,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症状可能更明显。
椎间盘突出:除腰部疼痛外,常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分布,从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放射,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还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不同年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可能因病情进展有差异,青壮年患者若损伤重可能症状更急重。
三、体征方面
腰肌劳损:体格检查时腰部肌肉可有紧张、痉挛,压痛局限于腰部肌肉起止点等部位,无神经根受压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正常,下肢感觉、肌力无异常改变。
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也常为阳性,可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肌力下降等体征,如踝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根受压表现。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腰肌劳损: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有时可见腰部肌肉附着处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无特异性改变,或仅显示腰部肌肉软组织轻度水肿等。
椎间盘突出:X线检查可发现椎间隙变窄等椎间盘退变表现;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等;MRI检查能更清楚地看到椎间盘突出情况以及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程度,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检查方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较少患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但若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等情况可能增加风险,儿童出现腰部相关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病情,生活中应避免过度负重等不良行为。
孕妇:孕期女性由于体重增加、重心改变等,易出现腰部肌肉劳损情况,而随着孕期进展,子宫增大可能增加椎间盘压力,有患椎间盘突出风险,孕期出现腰部不适需谨慎处理,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康复锻炼等。
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腰椎退变,腰肌劳损与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相对较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康复相对慢,需更注重腰部保护,避免剧烈活动,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