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如何艾灸问
失眠如何艾灸
-
失眠艾灸选心经、脾经及督脉等穴位,有艾条温和灸、艾炷隔物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方法,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体质偏颇者艾灸有不同注意事项,一般10次为一疗程,连做2-3个疗程观察效果,艾灸可辅助改善失眠,严重失眠需结合其他治疗。
一、选穴原则
失眠艾灸选穴多以心经、脾经及督脉穴位为主,利用艾灸温热刺激起到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常见选穴有神门穴(手少阴心经原穴,可宁心安神)、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穴位,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百会穴(督脉穴位,能升阳固脱、开窍醒脑)等。
二、具体艾灸方法
(一)艾条温和灸
1.操作步骤:将艾条点燃,距离所选穴位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且皮肤不灼痛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可根据失眠情况选择上述穴位组合进行艾灸。一般每日1-2次。
2.原理: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通过经络传导至体内,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睡眠相关的脏腑功能。例如艾灸神门穴时,温热刺激可通过心经传导,缓解心经气血不畅引起的失眠等症状。
(二)艾炷隔物灸
1.隔姜灸:取新鲜生姜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姜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局部灼痛时,可稍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适用于体质偏寒的失眠患者,因为生姜有温阳散寒作用,通过隔姜灸可借助生姜的药性和艾灸的温热,温通经络,改善寒凝血瘀导致的失眠。
2.隔蒜灸:将大蒜切成薄片,置于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蒜味辛辣,有解毒、消肿、杀虫作用,对于因热毒内扰引起的失眠可能有一定调理作用,但应用相对不如隔姜灸普遍。
三、不同人群艾灸失眠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艾灸时要严格控制艾灸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一般建议采用温和灸,距离适当增大,时间缩短至5-10分钟,且需在家长密切监护下进行,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很好配合艾灸操作,同时要注意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不配合导致艾灸部位不准确或发生意外。
(二)孕妇
孕妇艾灸需谨慎,尤其是腹部、腰骶部穴位不宜艾灸,因为艾灸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有导致流产的风险。可选择四肢远端相对安全的穴位进行温和灸,如手部的内关穴等,但也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艾灸的强度和时间。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艾灸时要注意随时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艾灸时间可根据耐受程度适当调整,一般10-15分钟左右,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多有脏腑功能衰退的情况,艾灸可作为辅助改善失眠的方法,若失眠严重还需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四)体质偏颇者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者多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等表现,艾灸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艾灸,以防加重阴虚症状。可选择温和灸,且艾灸时间相对较短,穴位选择上可适当配合一些滋阴的穴位,但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
2.阳虚体质:阳虚体质者常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适合采用隔姜灸等温热作用较强的艾灸方法,通过艾灸温阳散寒,改善因阳虚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失眠,但同样需注意操作规范。
四、艾灸失眠的疗程及效果评估
一般来说,艾灸可作为失眠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一个疗程可设置为10次左右,连续艾灸2-3个疗程观察效果。部分患者艾灸后可能会感觉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如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增加等,但对于严重失眠患者,艾灸可能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若长期失眠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