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症状有什么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症状有什么

2025年10月10日 13:45:37
病情描述: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症状有什么

医生回答(1)
  • 黎慧清
    黎慧清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累及多动脉,有不同症状表现;微血管病变累及多部位,也有相应症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临床诊疗需考虑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一、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动脉等。

    冠状动脉病变:若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痛,多在劳累、情绪激动时诱发,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等部位,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心肌梗死时胸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脑动脉病变:缺血性脑卒中长期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梗死,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出血性脑卒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急重,可出现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

    肾动脉病变: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肾缺血,出现血压升高,且这种血压升高可能较难控制;长期肾动脉硬化还可导致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恶化,可发展为肾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症状。

    肢体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早期可出现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酸胀,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可复发;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时也可出现下肢疼痛,夜间尤为明显,严重时可发生下肢溃疡、坏疽。

    二、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

    主要累及视网膜、肾脏、神经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等,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这些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即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增高,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增加,可伴有水肿,开始多为眼睑和下肢水肿,晚期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同时可伴有高血压,且这种高血压往往较难控制;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可表现为四肢对称性麻木、刺痛、烧灼样痛,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下肢症状往往较上肢明显;患者还可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烫伤、冻伤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影响行走。

    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患者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可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消化系统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还可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性欲减退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进展。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老年患者血管病变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有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的患者更易出现血管病变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等,在临床诊疗中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