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是一回事吗

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是一回事吗

2025年10月10日 13:01:11
病情描述:

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是一回事吗

医生回答(1)
  • 赵甲军
    赵甲军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腰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不同,定义病理机制上,腰间盘突出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骨质增生是关节退行性改变致关节边缘骨性增生;临床表现有别,腰间盘突出主要是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等症状及间歇性跛行,骨质增生早期可无症状,刺激周围时才出现相应部位疼痛等且与腰部活动相关性不如腰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不同,腰间盘突出在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影像,骨质增生通过X线可见关节边缘骨赘;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对二者影响各异,腰间盘突出多见于中青年人及与劳损等生活方式有关,骨质增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女性更年期后骨质增生风险或增,过度负重等致关节磨损易引发骨质增生,了解这些可准确区分并采取防治措施。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正常的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随着年龄增长、长期劳损等因素,纤维环逐渐退变,弹性降低,当受到一定外力时,髓核可从破裂处突出。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是一种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人体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代偿退变的关节功能,在关节边缘出现的骨性增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多因关节软骨磨损、破坏,导致软骨下骨暴露,机体通过骨膜下成骨等方式形成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

    腰间盘突出:主要症状为腰痛,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疼痛可在腰部活动时加重,如弯腰、久坐、咳嗽、打喷嚏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需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

    骨质增生:早期骨质增生可能无明显症状,当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压迫颈部神经、血管,引起头晕、上肢麻木等;腰椎骨质增生可能导致腰部疼痛、活动不利,若压迫神经根,也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但一般与腰部活动的相关性不如腰间盘突出明显。

    影像学表现

    腰间盘突出:在腰椎CT或MRI上可清晰看到椎间盘向后或侧方突出的影像,能明确突出的部位、程度以及对神经根、脊髓的压迫情况。

    骨质增生: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发现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如腰椎X线可见椎体边缘有唇样、刺样等骨性突起。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二者的影响

    年龄因素

    腰间盘突出多见于中青年人,与长期的腰部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如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损伤等人群易患。而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流失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骨质增生。

    性别因素

    在一般人群中,二者的发病性别差异不十分显著,但在一些特定情况有所体现。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骨质流失加快,可能会增加骨质增生的发生风险;而腰间盘突出的发病与性别关系相对不突出,但从事相同强度劳动的男女,发病概率无明显性别倾向。

    生活方式因素

    腰间盘突出:长期久坐、久站、弯腰工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腰间盘突出的发病风险。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坐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纤维环退变破裂,引发腰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过度负重、长期剧烈运动等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进而促进骨质增生的形成。如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由于关节长期受到较大压力和磨损,骨质增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总之,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是不同的疾病,在定义、病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方面均有区别,了解这些有助于准确区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