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乳腺增生是什么病

乳腺增生是什么病

2025年10月10日 13:50:30
病情描述:

乳腺增生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杨其峰
    杨其峰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良性病变,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致乳腺结构紊乱,有乳房疼痛(具周期性)、肿块(月经前后有变化)等表现,好发于30-50岁女性及有相关生活、激素因素者,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诊断,可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心理干预、定期复查,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女性有不同特点及监测要求。

    发病机制

    主要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失衡时,乳腺组织过度增生且复旧不全。例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会刺激乳腺导管和腺泡过度增生,组织结构发生紊乱。

    临床表现

    乳房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等,具有周期性,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疼痛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比如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开始感到乳房胀痛,随着月经的临近,疼痛逐渐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乳房肿块:可触及单侧或双侧乳房有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韧,也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肿块在月经前可能增大,质地变硬,月经后肿块可缩小,质地变软。例如,部分女性自己能摸到乳房内有片状的增厚组织,月经前增厚更明显,月经后变薄。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内分泌相对不稳定,乳腺组织对激素的反应较为敏感。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调节,导致激素失衡。此外,高脂饮食、过度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激素相关因素:有卵巢功能不健全(如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绝经年龄晚于55岁)、未生育、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等情况的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体内激素的正常调节。

    诊断方法

    乳腺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判断肿块的性质是囊性还是实性等,有助于鉴别乳腺增生与乳腺肿瘤等疾病。超声下可见乳腺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有散在的低回声区等表现。

    乳腺X线检查(钼靶检查):对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等情况有一定价值,但对于年轻致密型乳腺,其诊断效能相对受限。在乳腺增生时,可能表现为乳腺腺体密度增高,结构紊乱等。

    治疗与管理

    一般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乳腺增生患者,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来调节内分泌。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咖啡、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的摄入。

    心理干预:对于存在明显心理压力的患者,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家人应给予关心和理解,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

    定期复查:乳腺增生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以便动态观察乳腺组织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肿块增大、质地变硬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青春期女性出现的乳腺增生,多与青春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逐渐稳定,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家长要注意关注青春期女儿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其因乳房变化产生过度焦虑等情绪。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的乳腺增生,一般是为了产后哺乳做准备的正常生理变化,但也要注意观察乳房症状变化,产后要关注哺乳情况等。对于更年期女性出现的乳腺增生,要更加密切监测,因为更年期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增加,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