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一圈肉怎么回事问
肛门一圈肉怎么回事
-
肛门一圈有肉可能由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直肠脱垂、肛乳头瘤、肛门周围脂肪瘤等引起,内痔因久坐久站、便秘等致直肠下段黏膜下静脉丛问题,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等;外痔由肛门缘皮肤损伤感染等致,有肛门不适等表现;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症状;直肠脱垂与小儿发育、年老体弱等致腹压增加有关,有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等表现;肛乳头瘤因粪便和慢性炎症刺激肛乳头增大变硬,有瘤体脱出等表现;肛门周围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摸到皮下肿块,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
一、痔疮
1.内痔
成因: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多因久坐、久站、便秘等因素,导致直肠下段黏膜下痔内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
表现:一般初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便血,便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时在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能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
影响因素:长期便秘的人群,粪便干结,排便时需要用力,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内痔的发生发展;久坐久站的人群,如司机、教师等,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易引发内痔。
2.外痔
成因:外痔是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引起,常因肛门缘皮肤损伤和感染等导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可出现瘙痒。如果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可伴有剧痛,称为血栓性外痔,肛门处可摸到暗紫色圆形肿物,压痛明显。
影响因素:肛门局部卫生不佳,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从而诱发外痔;长期腹泻的人群,频繁的排便刺激肛门,也可能增加外痔的发生风险。
3.混合痔
成因: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静脉丛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多由内痔发展到后期,逐渐加重,合并外痔而成。
表现:具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症状,如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等,严重时痔核脱出不能回纳,可导致嵌顿、坏死等。
影响因素:与内痔、外痔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关联,同时,妊娠女性由于盆腔压力增加,也较易患混合痔。
二、直肠脱垂
1.成因
直肠脱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儿发育不全、年老体弱、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使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直肠全层或黏膜层向下移位。
表现:初期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直肠全层脱出,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且常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
影响因素:小儿直肠脱垂多因发育因素,其骶骨弯曲度未形成,直肠较活动,固定不牢;老年人则多因组织衰退,盆底肌肉松弛等原因易发生直肠脱垂;长期慢性咳嗽的患者,不断增加的腹压会促使直肠脱垂的发生。
三、肛乳头瘤
1.成因
肛乳头瘤是由于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所致,为良性肿瘤。
表现: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当瘤体增大时,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小的肛乳头瘤可自行回纳,大的需用手推回,有时可伴有肛门瘙痒、坠胀感等。
影响因素:长期存在肛管炎症的人群,如患有肛窦炎等疾病,炎症长期刺激肛乳头,容易引发肛乳头瘤;便秘患者,粪便对肛乳头的刺激频繁,也可能增加肛乳头瘤的发生几率。
四、肛门周围脂肪瘤
1.成因
肛门周围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脂肪代谢异常等有关。
表现:肛门周围可摸到皮下肿块,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肿块质地柔软,活动度好。
影响因素:个人体质因素可能有一定影响,如本身脂肪代谢调节存在一定问题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肛门周围脂肪瘤。
如果发现肛门一圈有肉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