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和低血压一样吗问
低血糖和低血压一样吗
-
低血糖是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影响神经系统,有自主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靠血糖检测诊断,轻症口服含糖食物,重症静脉注射葡萄糖;低血压是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分生理和病理,影响重要脏器,靠测血压等诊断,生理无需特殊治疗,病理针对原发病,体位性低血压要避免快速改变体位。
低血压: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健康人群,无明显不适;病理性低血压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生理机制差异
低血糖: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因为大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血糖降低时,早期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悸、出汗、颤抖、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例如,长期慢性低血糖可能会对脑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脑对能量的需求相对更为敏感。
低血压:不同类型的低血压机制不同。对于心源性低血压,多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有关,如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降低。对于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身体姿势改变,下肢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短暂下降。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衰退等原因,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起床或改变体位时要缓慢进行,以防摔倒受伤。
临床表现区别
低血糖:症状多样,早期以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为主,如面色苍白、心慌、手抖、出汗等,患者可能会感觉极度饥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认知障碍、行为异常、抽搐、昏迷等。儿童低血糖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精神萎靡、喂养困难等,与成人表现有所不同,需要家长特别留意儿童的异常表现。
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理性低血压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少尿等症状。在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后会迅速出现头晕,严重时可摔倒。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低血压可能会加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导致病情恶化。
诊断方法不同
低血糖:主要依据血糖检测,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即可明确。同时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用药史(如降糖药物使用情况)、饮食情况等综合判断。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出现相关症状,检测血糖低于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低血压:需要测量血压来明确诊断,包括测量卧位、坐位、站立位的血压。同时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寻找可能的病因,如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情况,检测甲状腺功能排除内分泌疾病等。对于怀疑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低血压,可能还需要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
处理原则有别
低血糖:轻症患者可口服含糖食物,如糖果、糖水等,一般很快就能缓解症状。对于重症患者,如出现昏迷等情况,需要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儿童低血糖时,在口服含糖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安全性,避免呛咳等情况发生,同时要及时就医查找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即可。病理性低血压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心血管疾病、调整内分泌紊乱等。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要避免快速改变体位,平时可以穿弹力袜帮助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血容量。老年人发生低血压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因头晕摔倒造成骨折等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要缓慢,周围环境要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