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年10月10日 18:23:38
病情描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程田
    程田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治疗中颈椎牵引适大部分患者,要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物理治疗有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要注意特殊人群;颈部制动与康复锻炼急性期用颈托,缓解后做康复操,要考虑特殊患者。手术适长期非手术无效、有明显受压体征者,方法有椎动脉减压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要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考虑手术影响。需综合病情等选合适治疗,先非手术,无效再手术。

    一、非手术治疗

    1.颈椎牵引

    适用情况:对于大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作为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牵引可以增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椎动脉供血。一般采用持续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通常从3-5kg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20-30分钟,每天1-2次。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一般不采用牵引治疗,因为儿童颈椎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牵引可能导致颈椎损伤等不良后果;成年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后选择合适的牵引重量和方式。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时期,牵引重量和力度需适当调整,避免因身体状态变化导致不适。

    生活方式影响: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牵引治疗同时需配合纠正不良姿势,否则容易复发。

    病史影响:有严重骨质疏松、颈椎结核、肿瘤等病史的患者禁忌牵引治疗。

    2.物理治疗

    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2-3次。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热敷时间,避免烫伤。

    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电场作用于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周2-3次。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超短波治疗。

    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照射距离一般为30-50cm,每次照射10-15分钟,每天1次。皮肤有破损、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

    3.颈部制动与康复锻炼

    颈部制动:对于症状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使用颈托制动,限制颈部过度活动,一般佩戴2-3周。老年人佩戴颈托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避免过紧影响颈部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制动效果。

    康复锻炼:症状缓解后可进行颈部康复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和速度,避免剧烈运动。常见的有“米字操”,患者头部依次向上下左右及斜向做类似写“米”字的动作,每次进行5-10分钟,每天2-3次。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锻炼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颈部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椎动脉受压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例如经过3-6个月规范的牵引、理疗等非手术治疗后,患者头晕、眩晕等症状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有明显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体征,同时合并椎动脉受压的患者。

    2.手术方法

    椎动脉减压术:通过手术解除椎动脉周围的压迫因素,如切除增生的骨质、解除椎间盘对椎动脉的压迫等。手术风险包括颈部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对于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

    颈椎融合内固定术:如果同时合并有颈椎不稳定等情况,在解除椎动脉压迫的同时进行颈椎融合内固定,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年轻患者要考虑到术后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首先尝试非手术治疗,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