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盆底肌是哪里

盆底肌是哪里

2025年10月10日 15:20:22
病情描述:

盆底肌是哪里

医生回答(1)
  • 何志晖
    何志晖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承托盆腔器官的肌肉群,分浅层和深层肌肉,有支持脏器、控制排尿排便、参与性生活等功能,女性孕期、产后,男性不同年龄,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盆底肌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需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其健康。

    一、盆底肌的位置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主要封闭骨盆出口,像一张“吊床”一样,承托着盆腔内的器官,如膀胱、子宫、直肠等。其位置处于盆腔的底部,前起耻骨联合后面,后至尾骨尖,两侧达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

    二、盆底肌的组成肌肉

    1.浅层肌肉:包括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围绕尿道外口、阴道和直肠周围,收缩时能压迫尿道和阴道,参与排尿、分娩等过程;坐骨海绵体肌覆盖在坐骨海绵体上,有助于勃起功能相关的血流控制等;会阴浅横肌起自坐骨结节,向内止于会阴中心腱,有固定会阴中心腱的作用;肛门外括约肌围绕肛门,控制排便。

    2.深层肌肉:有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和坐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起自耻骨后面,纤维向后下走行,止于尾骨和直肠壁,它对于维持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女性中,耻骨尾骨肌的功能正常与否与盆底支持功能密切相关,当它出现松弛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等问题。

    三、盆底肌的功能

    1.支持盆腔脏器:维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处于正常的解剖位置,保证它们能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例如,正常的盆底肌功能可以使膀胱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从而正常储存和排出尿液;对于孕妇来说,良好的盆底肌功能有助于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支持增大的子宫等盆腔器官。

    2.控制排尿和排便: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出。当需要排尿时,盆底肌放松,尿道开放;而在需要控制排尿时,盆底肌收缩,关闭尿道。在排便过程中,盆底肌的协调收缩有助于粪便的顺利排出,同时在不需要排便时,盆底肌收缩维持肛门的紧闭状态。

    3.参与性生活:盆底肌的正常功能对于性生活的质量也有影响。例如,盆底肌的收缩可以增强性快感等,在男性中,盆底肌参与射精等过程的控制,在女性中,盆底肌的良好状态有助于性生活的和谐。

    四、不同人群盆底肌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女性:

    孕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对盆底肌产生压迫,此时盆底肌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胎儿过大等情况,可能会增加盆底肌受损的风险。孕妇应注意适当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为分娩和产后恢复做准备。

    产后: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盆底肌撕裂等。产后女性需要关注盆底肌的恢复情况,一般在产后42天左右可以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评估。如果发现盆底肌松弛等问题,应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如专业的盆底肌康复治疗等,促进盆底肌恢复,降低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的风险。

    2.男性:虽然男性盆底肌相关的疾病相对女性较少,但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会出现盆底肌功能下降的情况,例如可能会影响排尿功能等。男性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维护盆底肌健康,如进行一些有助于盆底肌收缩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对盆底肌造成损伤。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盆底肌会逐渐出现退变,肌肉力量减弱,弹性降低。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直肠脱垂等。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盆底肌的冲击)、避免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延缓盆底肌退变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盆底功能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